本报记者 于晓波
繁忙的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
6月,青岛大炼油项目在青岛开发区正式奠基,一个龙头高昂、上下游产品配套的石化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也是在
6月,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北桥位奠基,隆隆的施工机械开始挥写长桥卧波的巨幅画卷;
7月17日,青岛港集团连续第5年总吞吐量突破亿吨,前湾港区蓬勃兴起,万国码头的格局初露端倪……
盛夏时节,在青岛西海岸,一个个重量级的大项目在这片热土上次第落户,一个以胶州湾西海岸为核心区域的沿海制造业产业集群隆起带快速崛起,催生了青岛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三次升级和新跨越。
挺进西海岸
在开放发展的经济大潮中,青岛一直扮演时代弄潮儿的角色。然而,面对国外新一轮产业转移和国内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如何再铸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就要瞄准经济第一方阵,学上海深圳,追赶苏州!以布局换空间,以空间促发展。建设大青岛,统筹优化生产力布局。青岛市委市政府作出果断决策——挺进西海岸!实施三点布局,一线展开,组团发展。
2002年3月,青岛港率先实施港口重心西移,将外贸集装箱航线由老港区转移至位于黄岛的前湾新港,为挺进西海岸战略打响了第一炮。现在,煤、油、矿石、集装箱四大骨干货种已全部在西海岸吞吐。同时,一批以港口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企业迅速萌生,一大批世界级船公司和外贸企业也纷纷登陆前湾国际物流园区。
有所为,有所不为,以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青岛市在西海岸产业布点的目标是四大基地,六大集群,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运输装备、新材料四大产业。
担当龙头之责,青岛在用事实说话。省委副书记、青岛市委书记杜世成指出,这一举措的意义在于,联动发展沿海制造业连绵带。与推进城市化统一起来,以城市为依托,发展壮大产业集群,同时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规划建设与产业带相配套的泛黄海渤海小城镇。
产业集群优势再造
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青岛市将眼光聚焦港口、海洋等高端产业,以大企业和大项目演绎一出出产业集群发展的大戏。
以名牌吸引名牌,打造品牌集群。青岛开发区的海尔工业园,集聚了三洋、爱默生等著名企业74家。这些大企业纷纷把代表核心技术水平的研发中心转移到这一区域,搭建起一个集研发、制造、采购、物流等于一体,辐射力巨大的产业平台。
错位嫁接,打造世界顶尖的制造集群。在全国针织行业综合实力第一的即发集团周围,集聚了伊藤忠、东棉、丸红、三菱等国际知名大公司前来合作搞面料和服装生产,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针织、发制品、高档服装面料基地。
无中生有,以大项目集聚特色产业集群。中国造船业龙头中船重工计划在青岛投资100多亿元建设9个大项目,一大批配套厂和科研院所随之积极跟进,韩国等一批著名造修船品牌企业也闻讯而来。
奏响了“品牌培育——品牌扩张——品牌集聚”三部曲,青岛产业集群集聚呈现出“国字号、大企业、多品牌”的发展形态,资本和财富洼地效应凸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步伐加快。
产业链衍生新增长点
产业链意味着资源最大限度的整合。青岛的企业家们决心把产业链做成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脉。
且看海尔工业园是如何打造产业链的:海尔冰箱和空调吸引了三洋、广州冷机、台湾瑞智压缩机等企业前来建立压缩机总装厂;压缩机总装厂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吸引了为压缩机配套的电机厂、漆包线与热保护器厂等零部件厂;而这些零部件厂又吸引了五金件冲压、钢板剪切、铜材等原材料加工厂前来。
如此形成了一个以家电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目前,青岛周边地区已形成了年产压缩机1200万台的中国北方最大的家电用压缩机配套基地,塑料配套加工能力达到15万吨的全国最大的家电用塑料加工配套基地,全国最大的家电用钣金加工配套基地等。
青岛市确立了建设“万国码头”的思路,建设中国北方航运中心。青岛港与铁行、中远、马士基三大世界级船公司“三国四方”合资经营前湾集装箱码头,吸引了香港招商局、美国环球货柜、海丰集团等多家外资和民营企业积极前来投资前湾港区建设和经营。
推进港口与保税区联动发展。7月8日,区港联动试运行。香港招商局集团投资5亿美元,与青岛保税区共建前湾国际码头与保税物流园区。这一项目借鉴国外先进自由港区模式,创造性地设计了一套区港联动试点方案。
青岛市市长夏耕说,青岛今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抓住日韩、欧美制造业转移的机遇,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
相关链接
青岛市提出建设四大基地和六大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坚持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发展方向,加快产业集聚,着力培育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造船、纺织服装等六大强势产业群和电子信息、石化、交通运输设备和新材料四大工业基地。
近期“主攻方向”是:
建设电子家电产业基地。着力发展以数字智能化家电业、3G通信产业、光电子业、集成电路业、行业应用软件业和行业应用电子产业为方向的产业集群。
建设石化产业基地。建设以乙烯为龙头,石油化工为基础,随产业链有机延伸的高技术、高创汇、低污染、深加工的综合石油化学工业基地。
建设船舶工业基地。发展胶州湾船用配套设备设计制造中心。
发展特色汽车产业。依托一汽及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发展中重型卡车、轿车,发展专用车、特种车和城市客车。
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加快推进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建设。
做大食品饮料产业。重点做大做强青啤和崂山矿泉水两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