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我是俄罗斯留学生,本人英语水平绝对没有问题,请问能不能给我个机会为家乡做点事情,让我做个浴场翻译志愿者?”昨天下午1时06分,袁君祥同学第一个打进记者热线,此后一直到晚上11时23分,记者共接到46位志愿者的自荐电话。其中包括15中、创新学校等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中国海洋大学
、重庆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在校大学生,贵州路小学、太平路小学的在职小学教师,青岛理工大学的大学教师,公司在职及离退休人员等。
除了这些志愿者,还有不少市民打电话向记者建言献策,其关切火爆程度竟让记者的手机两次被迫充电。
志愿者们认为本报此篇报道提出了做为一个国际化都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个个信心十足,为了能够争得位置,都在电话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自我介绍。
大连海事大学的赵旭同学在向记者介绍自己情况时,面对记者故意提出“要从早6时工作到晚9时,其间浴场不提供任何饮食”的刁难,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手机号为139××××2788的朋友还在今晨4时29分发来短信。
第一海水浴场的杨主任在昨晚10时16分再次拨通记者电话,向所有志愿者表示感谢,并承诺一定要利用好这块爱心资源来建设一个更加完美的浴场。(杨海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