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9日到11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布什手下四名“重臣”——国务卿赖斯、商务部长古铁雷斯、农业部长约翰斯和贸易代表波特曼先后造访北京,陆续同中国高层会晤,在中美交往史上写下了一个新的记录。
布什内阁四大员几乎同时现身北京,有偶然性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但也反映出中美关系的目前状态和未来走向
。
频繁来访是偶然也是必然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部主任裴敏欣说,从制度层面上讲,这纯属巧合。因为,美国部长一级的高官出访基本上没有统一安排,他们每个人来中国的目的都不一样,都是个人工作领域的事情,互不相干。
中国,是美国国务卿赖斯本次亚洲四国行的第一站,随后的行程包括泰国、韩国和日本。在北京停留约20小时的时间里,赖斯旋风般拜会了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唐家璇及外交部长李肇星。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中美关系专家邦妮·格拉泽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赖斯来北京主要是为了重新启动六方会谈,现在看来,她的目标已经成功实现了。赖斯离开北京后,中国国务委员唐家璇作为胡锦涛主席的特使前往平壤访问,就体现了这样的巧妙安排。
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贸易代表波特曼和农业部长约翰斯赴京,则是为了出席7月11日在北京举行的中美商贸联合委员会会议。
裴敏欣认为,巧合的另一面也说明了中美之间关注的重要问题越来越多。除了赖斯以外,三个人都是为了经贸问题而来,这反映出中美两国的经贸联系越来越密切。
他说,现在美国几个部长同时出现在北京,将来也有可能中国几个部长同时出现在华盛顿。
胡锦涛主席7月10日接见赖斯时,赖斯说,布什总统期待着胡锦涛主席访美。尽管媒体没有报道这个议题,但裴敏欣透露,此次赖斯来北京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落实今年两国元首互访的事宜。
“不出意外,胡锦涛主席会在9月14日参加联大60周年纪念会时访问美国,布什则会在11月去韩国参加APEC会议时访问北京。”裴敏欣说。
看来,刚刚在苏格兰“鹰谷”会晤的胡锦涛和布什,今年还有更多的见面机会。
“这体现了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趋势,它为直接处理问题提供了比较好的平台。”台湾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陈一新教授对《望东方周刊》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傅梦孜也认为,“美国高官如此频繁地访问中国,表明了中美双方沟通的渠道很畅通,也很完善。”
经贸问题“比较容易解决”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美国国内有关中国军事和能源“威胁论”甚嚣尘上之际,美国高官频频访华,目的是为了给两国较为紧张的局面降降温。
裴敏欣指出,中美之间的摩擦和矛盾近来也确实比较突出——从贸易、军售到中海油事件。这些都是华盛顿谈论中国时的热门话题。而五角大楼即将出台的中国军力报告更是双方关系的紧张点,届时不免又有一番论战。
“相比之下,中美之间的经贸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他告诉《望东方周刊》。
在白宫不断给国会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参议员舒默和格雷厄姆最终于6月30日在华盛顿宣布,决定不再要求参议院在7月底就“舒默议案”进行投票表决。
3个多月前,正是这两人做出了一个强压人民币升值的举动——提出“舒默议案”,声称中国如果不在6个月内调整人民币汇率,美国将对所有进口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惩罚性关税。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提案最终不予表决,这给白宫处理中美在该问题上的紧张态势有了较大的回旋余地。“因为,在美国,很多问题一旦国会介入过多,会让较为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陷入复杂的党派斗争之中。”裴敏欣说。
在刚刚闭幕的第16届中美商贸联委会上,有关中美纺织品问题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美方承诺今后将慎重使用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博士认为,美方的这个承诺意味着,今后如果美国认为某些纺织品对美出口增长过快,会先就数据与中国沟通,不会单方面立即做出设限决定,这将推动形成一个可预见的、稳定的纺织品出口环境。
薄弱的是军事领域
长期关注中美关系的格拉泽研究员认为,“迄今为止,在布什任期内,中美双方关系取得的进步是明显的,比如双方在反恐和防扩散方面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在不同领域的高层交流得到加强等。
而“双方关系中最为薄弱的部分是军事领域,一直远远落后于双方的政治关系”。
傅梦孜研究员也认为,“除了军事关系外,中美其他领域的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可以说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水平。”
近来在安全问题上,美国鹰派人士一直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在中国的军购问题上,华盛顿更是四处设防。
一个月前,美国最大的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发表声明,声称欧盟国家如果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将受到美国国会的制裁,许多美欧的军事合作项目也将受到影响。
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国防部还以以色列向中国出售无人驾驶飞机为由,中断了与以色列的军事技术合作和高层人员交流。
由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定稿的“中国军力报告”
经过长期拖延和激烈的内部争论后,即将出台。据美国国防部官员称,在部门间审查过程中该报告的论调没有得到显著缓和,仍包含一系列潜在的冲突设想。
裴敏欣预计,这份报告不可避免会用大量笔墨来渲染中国军事现代化对美国和亚洲的威胁。“该报告发表后,会把‘中国威胁论’推向一个新高潮。”因为军事现代化是美国对中国防范最紧的方面。美国目前有一些人对中国最不放心的就是——中国经济强大了,国防也随之增强了,这会给美国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中海油收购案引发的美国新一轮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辩论中,持有这类观点的人不在少数。
美国国务院7月11日公布了赖斯前一天在北京举行的记者会记录。赖斯在记录中表示,她已向中国领导层说明,美国对中国军事扩张的速度和规模表示关切——这不只是国防部的看法,而是整个美国政府的观点。
“复杂”是现状,“合作”是基调
布什近来在一些场合强调中美关系是“复杂的”,正体现出美国目前面对中国的矛盾心态。
经贸的频繁往来,将两国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以及环境、疾病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等,也成为中美两国“大国合作”的最佳平台。
从赖斯在北京的表态也可看出美国对加强与中国政治合作的愿望,赖斯说,“中国是国际政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美国的目标是让中国充当一支积极的力量。”
然而,正如陈一新教授所指出,由于中美的不同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原因,两国还难以建立一种互信的战略关系。
在裴敏欣看来,布什对中国复杂的看法其实就是一句话——政治上对话,经济上交往,但在地缘政治上限制、平衡中国。“美国往往把中国的战略意图往最差方面想,这就会给中美关系带来很多麻烦。”裴说。
因此,无论是低潮还是“最佳时期”,都不是中美关系的正常状态。在目前,有摩擦、有合作、有频繁的人员往来,也有不时尘埃泛起的威胁论,才是中美的正常状态。
“认清这点,就要注意把冲突和摩擦局限化,千万不要把一个领域的摩擦扩展到其他领域,从而影响到其他领域正常的合作。”他说。
格拉泽研究员则强调说,“合作是基调。”据她透露,计划中今年拉姆斯菲尔德到中国的访问可能将提供一个加强双方军事联系的机会,两国可能借此建立一个军事热线,加强统一联合搜救演习、拓宽操作层面的合作。《望东方周刊》记者黄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