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产业被人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是信息产业的核心,芯片是所有整机设备的“心脏”。 国内芯片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根据可以查找的资料: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00年的30多年中,我国在芯片产业上(也称半导体产业)的各类投资总额累计约为30亿美元。
2000年,国务院公布《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被业内称之为“18号文件”。文件规定,对芯片生产企业缴纳增值税超过6%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此后,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企业缴纳增值税“即征即退”标准降为3%,同时给予芯片生产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 “18号文件”颁布后的3年中,芯片产业投资规模超过了60亿美元,是前30多年总和的两倍多。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至2004年,我国芯片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30%,增速为同期全球之最。2004年,中国芯片产业规模达545.3亿人民币,5年间产业规模扩大了3倍,中国芯片产业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8英寸、12英寸芯片生产线有17条,工艺技术达到0.13微米,成为全球新的芯片代工基地。芯片设计公司从最初的几十家增至目前的400多家,设计人员已有1.5万人,80%以上的企业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人民币;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几乎都是代工厂,工艺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产品和自主品牌。 据介绍,由于西方国家的出口限制,我国在芯片技术上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扭转。全国年产7000多万台电视中所使用的核心视频处理芯片全部来自进口。数字电视常用的三枚核心芯片是:接收与解调芯片、解码芯片和数字视频处理芯片。其中,数字视频处理芯片不仅在开发设计上是最见功夫的芯片,也是最有开发意义、分量最重的一款芯片。海信历时4年潜心研发的行业内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视芯片———数字视频处理器正是电视的一颗“心脏”。 如今,芯片已经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它包括芯片前期设计、芯片制造、封装和测试。专家测算,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的增长。(新华社青岛7月19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