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离开我们整整6个月的曾呈奎,生前一直积极培养年轻人,力主建立一支多层次的科研团队。令人欣慰的是,在他身后,一支朝气蓬勃的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长起来,并接过他未竟的事业,为青岛海洋科技事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懈拼搏。在这支队伍当中,有与曾老共事过的年轻学者,有得到曾老悉心帮助的
学界后辈,还有深受其影响、为其光辉事迹所感召的科研带头人。谈到“人民科学家”曾呈奎院士,他们异口同声:一位亲贤爱才的战略科学家! 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宋金明,与曾老有过多次交往。近日,通过学习曾呈奎院士先进事迹,他对曾老博大的科学精神体会更深了。“中央台新闻联播中,好多镜头我头一回看到,印象特别深刻。可以说,曾老一生的研究,都是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需求,非常难能可贵;再就是,曾老特别重视深入科研一线,强调掌握第一手资料,这对我们年轻一代具有现实意义。”宋金明拿出自己几年前撰写的一本专著初稿,上面写满了红红绿绿的符号,那是曾老亲手改过的,他一直视如珍宝。“曾老当时就反复对我说,要重视出海调查,后来我才逐渐明白了‘实证’的重要性。” 青岛科技大学校长助理刘光烨,是我市新材料产业的领军人物。他告诉记者,虽然没和曾老直接打过交道,但他的超前思维以及胸怀全局、放眼未来的大家风范,使自己受益匪浅。曾老是“三次水产养殖浪潮”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率先提出了“蓝色农业”概念,特别是能够不断提出新思路、新举措。“一位战略科学家的胸怀和眼光,决定了他能够始终走在科学发展的前沿,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刘光烨说,“曾老为科技界、教育界树立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典范。” “无论对谁,只要请教于他,总是耐心解答,没有半点架子。”忆起曾老,当年在中科院海洋所作过博士研究生、现在是青岛长生中科水产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的王雷感慨不已。1992年,王雷正在从事虾病防治研究,他很想在“海洋农牧化”领域搞些探索。有人给他出主意:去找曾老。可两人年纪差60多岁,又属于不同学科,没有师生关系,王雷心里没底,但还是硬着头皮去了。“曾老热情招呼我坐下,耐心听取我的想法,然后提出意见,认为搞海水养殖不能忘记生态保护,就像在陆地上种树一样,要在海里多栽海藻,搞海底森林。”短短两个小时的教诲,足以令王雷铭记终生。2001年,王雷从科研人员变成了“创业者”,由于掌握先进技术,重视科技创新,长生中科成为我国北方最大最强的水产饲料生产商。“曾老一直强调要重视应用研究,科技要为社会服务,我们所做的和他的思想不谋而合。曾老在天之灵有知,我想肯定会备感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