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许多武术名家如韩愧生、王子平、杨梃栋、常秉毅等纷纷来青岛,相继成立了“国技学社”、“中华武术社”等武术组织,对推动青岛武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杨梃栋(1882-1939),字明斋,山东阳台县人。他出生在一个朴实的农民家庭,自幼习武,性
格刚直。初习长拳,后遇名师张友春学习孙膑拳。这是一种结构严谨、刚柔相济、长于技击的稀有拳种。杨梃栋学成技艺后,1917年来到济南,考取并担任山东武术练习所的教习。1922年赴曲阜师范教授武术。1923年,山东省武术练习所停办,当时,总教习韩愧生与王子平、高凤岭、常秉毅等来到青岛。而杨梃栋等人则漂泊江湖,曾先后在上海等地打拳卖艺。后来听说韩愧生、王子平到了青岛,于是,他们也来到青岛。最初在北平路小学、育英小学任国术课,以后又到沧口大翁村设馆授徒,传授孙膑拳。 1926年,韩愧生去世后,杨梃栋担负起“国技学社”的全部工作。“国技学社”设在馆陶路齐燕会馆,是1923年韩愧生来青岛后开办的,这是青岛市第一个武术组织。1929年,青岛市国术馆成立,杨梃栋是其创始人之一,出任编辑科科长兼任教习。在此期间,他授徒甚多,培养出许多武林高手。 杨梃栋不但拳脚凌厉,而且内功精湛。1933年,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在青岛举行。在这次运动会上,他表演了铁板桥功夫,并获得了个人特别技能冠军。当时曾有这样的报道:“……其中最引起观众惊异者,首推青岛杨明斋之铁板桥。杨年已五十,然能以头及腿挺身仰卧于二凳之上,腰际空悬,腹上置五六百斤重之大石板,一人持三四十斤之大铁锤,用力猛击。因石过厚,连击三次而不能开,乃换山东选手李传忠持铁锤猛击,砰然一声,石裂数段,杨君跃身而起,谈笑自若。” 恒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