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两项建设创新四项制度推行两种方法胶州市张应镇建立信访长效机制确保社会长期稳定 近年来,胶州市张应镇党委、政府本着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立足于维护群众利益,把做好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加
大对信访案件的处理力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通过加强两项建设、创新四项制度、推行两种方法,逐步建立起适合本镇实际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提高了信访工作质量和效率,保持了全镇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加强两项建设,夯实信访基础
一是加强镇级信访干部队伍建设。信访干部接触基层群众多,倾听群众呼声多,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反映村情民意、当好领导参谋的重任。同时,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这些都对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此,胶州市张应镇党委抽调政策水平高、协调能力强、能吃苦耐劳的机关干部组成4人专职信访干部队伍。一方面要求信访干部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和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求信访干部比其他机关干部提前半小时到岗上班,并且无论是周末还是重大节假日,社会稳定中心不关门、不断人,做到“只要群众来,就有人接待”。
二是加强三级五层信访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了“镇、片、村”三级、“镇信访联络员、片信访协理员、村信访员、党员小组、联户党员”五层信访网络。镇政府统一印制了接访记录本、信访隐患排查调处登记本、信访隐患每周情况报告表、信访隐患调处表等一系列表格资料,并将其发放到各片、各村,方便了各村信访员准确、规范地做好各项记录和信息报送工作。要求村信访员对信访隐患一天一排查,一周一报告,发现紧急情况随时报,保证将信访隐患及时、准确上报,便于尽早化解矛盾。
创新四项制度,确保信访工作制度化、经常化
一是实行初访联席会议制度。为了使信访案件得到及时处理,胶州市张应镇创新实施了信访初访联席会议制度。凡是到镇政府的初访,不管是个体访还是集体访,都列为镇级重点信访案件。镇政府召集与案件相关的镇直部门、片、村等举行联席会议,共同研究案情,拟定处理意见。需要有关部门落实的,要求这些部门迅速落实。处理意见和落实结果由社会稳定中心直接答复上访群众。这项制度减少了中间转办环节,大大提高了案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
二是实行信访听证会制度。为了更加公平、公正地处理信访案件,进一步提高信访案件的结服率,胶州市张应镇针对那些对处理意见不服的上访人,专门实施了信访听证会制度。社会稳定中心在上访人不服处理意见的情况下,召开由相关人员及组织参加的听证会。在听证会上,各方摆事实、谈道理,最终使上访人心服口服。例如,有一个村民王某于去年4月到镇稳定中心反映:自己的7亩麦田被村委挖上了树坑,要求给予赔偿10000元。社会稳定中心经调查后得知:今年春天,村委在丘岭地成片发展速生杨,在挖坑过程中,挖掘机司机误认为王某个人的7亩麦田也在规划之内,给挖上了树坑。随后,社会稳定中心会同农业办公室工作人员,一起到麦田进行了现场勘察丈量,并做出初步处理意见:小麦损坏面积按70%折算,计4.9亩,按亩产小麦800斤,每斤小麦0.80元计算,小麦赔偿款为3136元。麦田内挖坑430个,由王某回填,每个按2元计算,由村委负担860元误工费。两项累计3996元,由村委从王某的土地承包费中抵扣补偿。对此处理意见,王某表示不服。为此,社会稳定中心召集信访人、农办工作人员、这个村两委成员及党员和群众代表举行了听证会,就处理意见阐述各自看法。听政会结果是大家一致认为处理意见比较公平、合理,王某最后也签字同意了处理意见,使这起信访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三是实行信访登记报告制度。为了便于对信访问题的掌控,胶州市张应镇专门建立了信访台帐,每天由信访干部负责将新发现的不稳定因素登记在册,对已经处结的信访案件盖上处结专用章,并随时向镇领导汇报,保证领导及时掌握全镇的信访情况,使问题一个不落地得到解决。例如,某村有一村民于去年8月到镇社会稳定中心反映:1980年10月份,其妻在村企业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因土塌方致使脊椎受伤,造成终身残疾。由于原先规定的生活补助和医疗报销标准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该村民要求政府出钱为其妻子治病。当天,镇党委书记胡长富外出学习没在单位,晚上回来看到信访台帐上记录的这一情况后,立即责成分管书记认真调查、妥善处理。随后,经党委会研究,决定在将其作为特困户进行救助的基础上,每月再给予1000元的医疗补助。该村民得知这一处理结果时,热泪盈眶,连声说:“感谢党委,感谢政府!”
四是实行信访工作周通报、月督查、季考核制度。首先,镇政府对信访情况一周一通报,内容包括本周新发生的信访隐患、上周信访隐患的调处进度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等,及时督促各片加大处结力度。其次,镇政府专门成立了信访工作督查小组,每月一次督查全镇各村的信访工作开展情况,在督查过程中,主要检查信息员是否正常开展隐患排查、资料记录工作,信访网络是否能够积极发挥作用。通过督查,促使村干部、信访员和联户党员对信访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再次,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镇政府出台了《片、村级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和《机关干部信访工作考核办法》。对信访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工作情况直接与村干部工资和机关干部奖金挂钩。这一做法增强了各级干部做好信访工作的主动性和紧迫感,提高了处理信访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使片、村的信访案件处结率有了大幅提高,结服率达到100%。
推行两种方法,力求排查细、防得住、结案迅速
一是推行“四前”信访工作法。即“网络建设走在排查前,排查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按照“四前”信访工作法的要求,积极完善三级五层网络建设,加大对信访隐患的排查力度,在得到有关信访隐患信息后,镇社会稳定中心和驻片工作人员主动进村入户,认真调查处理,努力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切实维护了全镇社会稳定。在处理隐患的过程中,凡是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情,当场给予解决;对能解决但需要一定时间的,主动和上访人签订《信访承诺协议书》,在承诺的时间内给予解决;对不符合政策规定的事情,和上访群众耐心讲明道理,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推行“三讲、三依、三合”信访工作法。要求所有接访处访人员,在处理信访问题时必须做到“三讲、三依、三合”:接待群众讲法、讲理、讲情,处理问题依法、依理、依情,办理结果合法、合理、合情。“三讲、三依、三合”信访工作法的实行,拉近了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例如,本镇有一村民于2004年6月到镇社会稳定中心反映:1996年政府修富民湖时损坏其桃树30棵、杨树20棵,要求赔偿5000元。稳定中心工作人员在听取了其反映的情况后,告诉他时间隔的太久,并且证明人已不在本镇,要联系相关证明人,待核实其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和当时的赔偿标准后,才能做出答复,告诉他回家耐心等待。随后经过多方联系,工作人员终于找到了当时的施工方,证实了当时损坏的树木棵数无误,然后又查阅了当时的相关文件和会议记录,找到了赔偿标准,按照桃树每棵50元、杨树每棵25元的标准给予了2000元的赔偿。上访人认为赔偿额过低,不愿接受。工作人员告诉他是严格按照当时的赔偿标准进行的赔偿,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认真做其思想工作,最终使上访人满意接受了这一处理结果。
胶州市张应镇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有效地避免了越级访的出现,有力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姜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