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桂
文在天津采访杨仲山。黄丹彤 摄
美穗子(中)4月10日从日本寄出的近照。(杨仲山提供)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1980年8月全国各大报刊曾经同时刊登一篇报道《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披露了百团大战时八路军在炮火中勇救“日本小姑娘”的感人故事,消息发出后“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很快在日本被找到,并在随后携全家人访问中国,掀起了一股中日人民友好的热潮。由于当时那篇报道说救人的八路军战士“已经牺牲”,所以尽管这个感人故事被人们一次次传颂,但在枪林弹雨中救出“日本小姑娘”的那位八路军战士却一直鲜为人知。
这位20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八路军老战士其实还健在,他就是杨仲山!2005年6月22日,记者在北京采访时意外得知,82岁的杨仲山老人正在天津养老,而且最近还刚刚收到美穗子从日本寄来的一封信。在杨仲山女儿杨素玉的陪同下,记者踏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
老八路家来了封不寻常的信
“我爸今年82岁了,20多年来老头子只要一提起美穗子总是很激动!”路上,杨素玉和记者聊了起来。她告诉记者,由于当初那篇引起轰动的报道说救人的八路军战士“已经牺牲”,所以她爸爸救人的事情在很长时间内知道的人很少。“后来美穗子找到了,还到我们中国访问了好几趟,可是我爸却一次也没有见上面,老头子每次说起这事还耿耿于怀呢!”
在天津市河东津塘路某部队干休所,记者见到了杨仲山老人。虽然耳朵带着助听器,看书拿着放大镜,但讲起和美穗子的交往,杨老思维一点不迷糊。“我是在今年3月15日给美穗子去的信。”杨老说,那天刚好碰到懂日语的北京作家方军到家里来作客,就让他把信翻译成日文后再邮寄出去。“美穗子住在农村,周围没有人懂得中文,给她寄信一定要翻译好。”记者看到杨老的信是这样写的——
栫美穗子:
你好。最近你身体好吗?我是65年前在战火中救出你生命的八路军战士杨仲山。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我今年80多岁了,你也70了吧?你是否可以寄一张你的照片给我作纪念,我非常感谢。
祝全家幸福,祝你身体健康。
祝中日两国人民世代友好。
杨仲山 2005/3/15
“她那边通信不是太方便,没想到一个月后美穗子的信就来了,还挺快!”杨老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记者接过来一看,信用日文从右往左竖排书写,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话,但字体很清秀写得很认真。根据译文,信的内容是———
杨仲山先生:
您的来信及照片都收到了,65年前您救过我的命,现在回想起来这件事,我深深地感谢您,现在寄去的是我春节日中友好活动的照片,当中是我,左边是我们部长(系日中友好协会都城支部部长)。回信迟了,请谅解,祝您健康长寿。
栫美穗子 2005年4月10日
小姑娘用恐惧的目光望着我们
在随信寄来的照片上,年近古稀的美穗子面带微笑,身后墙上挂着中国的五星红旗。“她就是65年前我救的那个日本小姑娘!”杨老拿着照片,向记者讲起了65年前参加百团大战时在枪林弹雨中救出小美穗子那段难忘的经历——
1940年8月,我八路军在敌后发动了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当时我所在部队是聂荣臻司令指挥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三团一营四连,我是该连通讯员。
当时我营的任务是攻克正太路经过的井陉矿,我连的任务是攻占煤矿制高点小土山碉堡。20日晚上10时,战斗打响了!战士们在火力的掩护下勇猛冲锋,迅速占领了围墙和炮楼。惊慌失措的敌人猝不及防,仓皇地撤到山顶碉堡和交通壕里进行顽抗。8月21日凌晨4时左右,我连阵地上二排战士开辟了两条通路,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冲上土山。在我们勇猛的冲击下,敌人一直退到火车站上。在一阵猛烈的炮火之后,山下敌人的碉堡没了动静。我和连长韩金铭、四班长等人冲了过去,用手电筒一照,残酷的一幕发生了:几具日军的尸体横在地上,其中一具是穿着和服的日本妇女,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个四五岁的日本小姑娘木然地站在那里,正用恐惧的目光呆呆地望着我们!“这一定是日本人的孩子,她是无辜的!”
“杨仲山,快把这小孩护送到营部的救护所去!”连长马上对我发出命令。我一把抱起小姑娘冲出碉堡。大概是由于激烈的战火和死去亲人的突然打击,小女孩不哭也不闹,只是乖乖地跟着我走啊走啊。疲劳和饥饿使得她本来很弱小的身躯更显得无力。
那时候战斗需要,八路军都必须学会57句日语喊话。我一边说着刚学来的半生不熟的日语,一边用手上下比划着,问小姑娘肚子饿不饿?随手又从挎包里取出一块烙饼给她,起初她摇摇头,后来看我吃,便也接过去咬了几口,烙饼很硬,干巴巴的实在难咽。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枪声早已停止。我带着小姑娘离开潮湿的高粱地,沿大路赶到营部救护所。几天后,我在《晋察冀日报》上看到聂荣臻司令员已派人把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驻地的报道。
老八路“希望与美穗子见一面”
“1980年5月28日我在报上中看到一个醒目的标题《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还有一幅聂荣臻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的合照,那面孔怎么这么熟悉?这不就是我在40年前百团大战中救的那个日本小姑娘吗?可令人纳闷的是,文章说救出小姑娘的八路军战士‘已经牺牲’。我没有‘已经牺牲’呀,我当即向上级报告了真实情况。”杨老说,“当时在碉堡里的4个人中,卫生员小李当场牺牲了,四班长和连长韩金铭第二年也相继在战斗中牺牲,我成了在碉堡中救出日本小姑娘的唯一历史见证人。”
消息发出不到10天,日本《读卖新闻》社就在日本宫崎县都城市找到了这个失踪的小姑娘,她叫美穗子,已经是三个女儿的母亲。
1980年7月,美穗子一家应中日友好协会的邀请访问中国,引起轰动。这个时候她还不知道,从碉堡中救出自己的八路军战士杨仲山,正坐在电视机前收看她访华的消息呢。
好事传千里,杨仲山在战火中救出日本小姑娘的消息很快传到日本。日本神户的《每日新闻》等报纸纷纷以醒目的大标题《少年八路军战士杨仲山救美穗子》进行报道。美穗子访华后回到日本,很快看到新闻并收到了杨仲山寄来的信件,她兴奋难眠,当天就给杨仲山写来了感谢信。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美穗子相隔40年的友谊重新取得了联系。”杨老说,战火中救日本小姑娘的往事已过去65年了,回忆那段难忘的历史,我们在心里互相祝愿:但愿人长久,隔海共婵娟。这些年来,美穗子很忙,她多次来中国,可是却无缘再会。“岁月不饶人,我们都老了,我今年82岁,美穗子也69岁了,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再见上一面!”采访最后,杨老向记者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愿望。记者离开天津时获悉,作家方军正在筹划邀请美穗子再度来访,如果顺利,美穗子和她的救命恩人杨仲山在65年之后再次相聚,实现老八路军战士“在有生之年见上一面”的最后夙愿。
新闻背景 激烈的百团大战
1940年8月20日夜,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历时5个多月。从8月20日至12月5日的3个半月中,八路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共计毙、伤、俘和投诚日伪军达46480人。其中包括: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俘虏日军281人,伪军18407人;日军自动携械投诚者47人,伪军反正者1845人。同时,缴获各种枪5942支(挺),各种炮53门;破坏铁路474公里,公路1502公里,桥梁213座,火车站37个,隧道11个;破坏煤矿5个,仓库11所。此外,还缴获和破坏了其他大量军用物资。
百团大战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减轻了正面战场压力,推动、鼓舞了正面战场继续抗战的斗志,使日本诱降企图最终遭到可耻的失败。
记者手记 不灭的人性光辉
“几具日军的尸体横在地上,其中一具是穿着和服的日本妇女,而在她的身边有一个四五岁的日本小姑娘木然地站在那里,正用恐惧的目光呆呆地望着我们!”目睹眼前残酷一幕,杨仲山和他的八路军战友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孩子是无辜的,赶紧送到后方去!
日本侵略者在我中华大地上烧杀掳掠,其罪恶滔天罄竹难书。我八路军战士把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化作战斗中射向敌人的猛烈炮火。对侵略者就是打到他们横尸遍野,但对于战争中同样受害的日本人民,我八路军表现出高尚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美穗子是不幸的,她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和千千万万日本的普通百姓一样,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受害者。美穗子也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中国的八路军,遇到了一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
正如当时送回小美穗子时聂荣臻将军在给日本官兵的信写到的:“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
八路军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勇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今天重温依然令人震撼,因为它写下了人类战争史上人性光辉闪耀的篇章。(文/特派记者李桂文、黄丹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