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城各大医院里,每天都有人向癌症患者塞吹牛广告,一些患者把它当成“救命稻草”———治癌野广告谋财害命
缘起
近日,家住李沧区永年路的读者刘治学给本报编辑部写了一封信,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控诉了眼下形形色色的
非法治癌小广告对患者家属的身心带来的侵扰。
俗话说:“有病乱投医。”尤其是不幸患上不治之症的病人及其家属,那些将疗效说得天花乱坠的小广告,犹如是一根根“救命稻草”。因而,他们往往不惜重金去买这些非法小广告上的“良药”。
害人的非法小广告每天都在各大医院里传播。广告上鼓吹的这些药品有疗效吗?医生专家又是怎样看待这些非法小广告的?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控诉
一个纸团两行清泪
读者刘治学在信中说,去年夏天,他的亲家母被确诊为直肠癌住进了医院,他前去探视。当他与病人家属、亲友在病房外等候时,几个发放小广告的便一哄而上,他们每人都收到了多份治癌小广告。在亲家动手术和术后复查的日子里,他们家共收到140多份这样的小广告。
由于受小广告的蛊惑,亲家母一家人花了近万元买了某小广告宣传的“无任何毒副作用”的全疗程的治癌中药。半年后,刘的亲家母病情突然恶化,再度住进医院检查,癌细胞已扩散到肝脏和颅内。
当刘治学再去看望她时,她把手中紧攥的一个纸团交给他,原来是一张治癌小广告。他的男亲家说:“那是她第二次住院时有人送到她病床上的小广告,她却当成了救命草。”这时,她混浊的眼窝里竟然淌出了两行清泪。此景此情,她的丈夫断然决定,要他三个儿女凑钱按小广告的提示买药去。
亲家撒手人寰后,男亲家对他说,那个决定无非是对一个渴望生命的亲人最后的宽慰。说着说着,泪流满面……
调查
1小时收23份广告
昨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候诊室,刚坐下没有一分钟,从门外进来一男青年,不管你愿不愿意,朝记者手里塞进一治癌小广告,然后遂朝等待就诊的患者每人发放了一圈。发放完后,从容离去。
接下来的时间里,在门口等待的散发人员鱼贯而入,有的三人一伙,有的单枪匹马,不管人要不要,朝你手中塞了就走。在近一个小时时间内,记者收到23份治癌小广告。记者赶到市立医院,发现在候诊大厅也有人在发着绿色的医药广告。
这些非法治癌小广告,都标有一些醒目广告语,如:“不让癌症把亲人带走”、“与癌症患者共筑生命长城”、“攻克癌症复发和转移两大难题”、“让癌症患者重获新生”、“癌症不等于死亡”等夸大其词广告语。有的小广告还赫然展示某知名学者、高干在研讨会上抓拍的合影,“拉大旗作虎皮”,目的只有一个———卖药。
骗局
广告内容胡编乱造
记者在一张治癌小广告里发现了一篇《癌魔折不断爱情的翅膀》的文章,讲述的是海大一对毕业生,男生计算机系毕业,3年后工作突出当上一家公司主管,女生海大中文系毕业,在岛城当上了一名知名记者。然而,命运多舛,男主人去年患上了癌症,却因为服用了某药品后,竟然战胜了癌魔,最后两人结成了伉俪,故事颇让人感动。然而,当记者在青岛所有的媒体查找这名叫“林晓薇”的记者时,却是查无此人。
在另一篇文章里,自称“上海林业局的”邵某,声称找到了攻克癌症的秘诀,但记者通过长途电话查询了上海林业局,同样也是查无此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些非法“炮制”的广告故事,却吸引了癌症患者的眼球。
无奈
家属花钱图尽孝心
在众多的癌症患者中,有的因复发、转移后产生对失去生命的恐惧,有的因年老体弱经不起术后放、化疗的折磨,于是,这些治癌防癌小广告往往被患者和他们的亲属当成“救命稻草”。他们为此一掷千金也在所不惜。
正在医院照顾亲属的牟女士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患有胃癌,前段时间发现时已经扩散到全身,虽然经医院全力救助,但只能延长其一段时间生命。住院期间,不断收到一些非法治癌小广告,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为母亲买了两个疗程的药物。谁知道,越吃越严重,只好停药,再去找卖药的商家,早已撤了柜。
其实,家人在买药时,也只是抱着一线希望去的,算是尽到了孝心吧,谁也不希望眼睁睁看着家人在痛苦中离去。因此,心甘情愿上了当。
提醒
非法广告谋财害命
6月4日,卫生部在央视新闻中指出,当下,所有治癌防癌小广告都是非法的。6月7日,药品监督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也声明,药品监管部门从未审批过肿瘤药品广告,也从没有一种肿瘤药品广告通过审批。
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非法广告是“谋财又害命”。他们抓住病人的心理,以所谓的“疗效好”“无毒副作用”说法欺骗患者,结果是耽误了正规治疗又花了钱。强烈呼吁执法部门从源头上抓起,从严查处。癌症患者和家属们看着这些非法治癌小广告应该仔细想想,如果他们推荐的是好药,为什么不通过正规医疗部门进行推广?王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