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系统去年12月开始在北京、重庆等全国7省市联网试点运行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今年7月起,对全国个人信用信息进行联网,而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完成时间则定在今年年底,
届时跨地域炒房也将受到限制。    据了解,目前个人征信系统中的数据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二是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另外,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完善,信息还将包括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北京参与个人征信联网的15家银行,办理的每笔新的个人房贷,都要先进入个人征信系统进行查询。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个人房贷部老总表示,估计有10%左右的个人房贷因“信用污点”而被银行拒之门外。
   “曾经有一位客户的贷款申请被拒绝,就是因为他在其他银行有一笔个人房贷,其中有1元的未还款。”一位银行人士举出了刚刚办理过的真实例子。据他分析,个人信用将不啻为“第二身份证”,随着个人信息系统的全国联网和不断完善,以后在异地炒房,完全有可能被提高门槛或拒绝。
   
■记者调查
   查询不能侵犯隐私
   在充分使用个人征信系统的同时,又不侵犯个人隐私是该系统在建立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银行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个人信用信息只向个人的借款银行和其本人提供,不对社会公开,而银行也需要得到个人的同意才能够查看,而且每次查看都将留下记录。这些规章意在轻易地锁定责任人,保证资料的私密性。记者随后获悉,目前一些京城银行都已经开始启用新的个人房贷合同,新合同条款里已经增加了“银行可以查询贷款人个人信息”的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