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荫权
2005年6月24日,香港回归祖国八周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新特首--曾荫权在京正式获得任命。
香港正步出经济低谷,香港和内地各界希望新特首能驾驭这艘大船朝正确方向前进。
“审时度势”
香港回归八周年前夕,一位“香港仔”到达了他的事业巅峰。
没有读过大学,由一名西药推销员而至政务司司长,被视为香港神话的一部分,甚至成为这个城市黄金年代的象征。曾荫权,在他60岁之时,他希望带领这个城市重现梦想。78%的市民选择支持他,800人的选举委员会成员中,700多人投票给他。
6月24日,香港特区前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在北京宣誓就职,出任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当日,香港大雨如注,虽有人说兆头不佳,但这天香港股市的恒生指数,重回14000点高位。
这一天,一位证券公司经理写道,“一边看着窗外整日滂沱大雨,而另一边厢,荧屏上期货指数价格在14100点以上跳动,却又恍似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
他的笔端流露着些许茫然。八年前,同样在雨中,香港告别了150年的英国管治,迎来了回归和第一届特区政府。当城市仍沉浸在回归的激动和忐忑中时,金融风暴已在无人察觉中来袭。
当时,没有任何人预期得到,亚洲金融危机和SARS疫情接踵而至,地产和金融泡沫相继破灭,负资产、裁员、失业、减薪成为困扰港人的梦魇,香港遭受多年幻灭的创痛。
不过,在曾荫权成为新任领导人时,香港已开始享受经济复苏的喜悦:2004年,经济增长为8.1%,今年的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是6%,而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率是4.8%。与1998年的最低点相比,港股已回升7000余点;楼市也比上一年上涨了30%,一些楼宇的价格甚至已经高于1997年的水平。而就在数日前,长江集团推出500个职位招聘,约3000人报名,与数年前万人空巷寻找工作的情景相比,这样的比例显然令人欣慰。
只是,此时的复苏与昔日的荣光依然相距甚远,而迅速崛起的邻近地区对香港压力日升。“香港是中国战略棋盘上的一环,如何成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的积极因素,需要政治家的审时度势,”资深时事评论员杨锦麟认为,北京对曾荫权的任命意义重大,“回归八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对18万公务员投了信任票。”
在北京就职仪式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论语》中的句子相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而据说此言出自曾姓的祖先--曾子。
“心灵魔镜”
对于曾荫权出任特首之前的职业生涯,杨锦麟以“圆满的句号”加以形容。
香港坊间流传,这位新特首选择入住香港礼宾府,主要不是因为风水,而是因为当年他的父亲曾是这里的守卫。守卫的儿子,在数十年后成为豪府的主人,这更像传奇话本的结局。
中学毕业之后,曾荫权迫于家境放弃大学,转作药厂推销员。两年后,他进入当时的港英政府。从低微的职员到政务司司长,曾荫权在30余年里经历了19次的升调。
“我有一样永远不做的事,就是违抗任命和调动。”曾荫权说。
曾荫权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后台,全凭能力、忠诚和忍耐,逐步改写自己的命运,在特区回归之前,他已在港英政府内先后担任库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因行政能力卓越,他被称为解决棘手难题的“麻烦杀手”。
英国行政体制的熏陶,在曾荫权的身上处处留下了烙印。
他辞锋锐利,与媒体相处融洽。“我向上司学习到与对手辩论的技巧,学习如何面对群众,如何面对愤怒的、有诉求的民众。我也向他学到如何向传媒清楚解释政策。”多年后他坦承。
财政司每年编制预算,需要立法会通过,从上任开始,曾就显示了高超的公关技巧,通过事前的放风压低公众预期,每每使预算案成功通过。
在普通港人心目中,曾荫权既是一位酷爱佩带领结、每天上教堂祈祷的英国爵士,又是一位休闲时与太太携手买菜逛街、容易接近的能干官员。
但在今年3月前任特首董建华因健康原因辞职前,没人意识到,这位“煲呔曾”(领结曾)将成为香港的新掌门人。曾荫权自身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年初时,他告诉传媒,“我任期到2007年,跟着就要告老归田。”对“是否做第三任特首”的提问,他回答:不要说笑了。
外界也难以预期这样一位前港英政府高官会被青睐,亚洲可持续发展投资协会副项目总监杨孝文就感到意外不已,“我们都猜测不到中央政府为什么选择曾”。
而杨孝文则形象地比拟,“公务员体系是一部大机器,这部机器没有说明书,……曾荫权懂(如何操作)。”
尽管在回归前一日接受英国爵士勋衔,并一直拒绝放弃,“但在回归后,曾荫权一直在塑造中国形象。他每天佩带飞龙胸章(香港标志),不时以唐装形象出现,并在2004年携妻儿赴山东拜祭曾子,寻求文化上的认同。”杨锦麟说。
更重要的是,香港人将希望寄托在了曾荫权身上,“我们熟悉他,看到他的能力,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一位普通市民说。评论人士蔡子强形容,曾荫权成为香港人的心灵魔镜,藉由他,人们追忆当年繁华———在小说《哈里·波特》中,魔镜是这样一面镜子,每个人在镜前,都会看到自己心灵深处的欲望。
此时的曾荫权,已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
“每一步都是悬念”
6月初,曾荫权填写特首报名表时,在“职业”栏下填上“Politician”(政治家),引来诸多评议,认为他自称政治家,尚未有资格。事后他在记者会上解释,“现在我的工作主要成分是政治的工作,不如老老实实向香港人交代,我想这个名称,若是politician是很恰当。但是中文很难找一个贴切的名称,‘政客’是不通,‘政治家’可能讲大了。”
在香港大学经济学副教授肖耿看来,“政治家是事后评价,要有原则,同时善于妥协和折衷,在利益博弈中把事情做成。”
曾荫权承认,与宽厚的前任董建华相比,“我很容易被激怒”。在政府内部、立法会内,曾荫权给人自负而火气大的印象,与他人意见不合时拍桌子、掷毛巾,早已是公开秘密,也久为人诟病。杨孝文说,“过去,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他非常强硬地对抗利益集团,不会协调、妥协利益关系。”
杨锦麟则将“政治家”理解为曾荫权的志向,“在60岁时选择成为政治家,在香港这样一个经济动物为主的商业社会里,这是一个很难得的志向。”
要完成这一志向,曾荫权需要带领香港直面挑战。
复苏中的香港,竞争力正因着邻近地区的崛起而削弱。
上海已开始与香港争夺跨国公司的投资,AMD、柯达等跨国公司,已把他们的亚洲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
而另一个内地城市深圳,则分流着香港港口的货运。按照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主任宋恩荣的计算,每个由东莞经香港出口至美国西岸的40货柜,陆路运输成本较由深圳盐田港出口贵200美元。去年深圳的港口交易量上升28%,与此同时香港只上升了7.5%。今年2月起,香港的货柜处理量,已被新加坡超出,全球最繁忙货柜港的桂冠很有可能不保。
而香港机场的客货运,也面临广州、深圳机场的冲击。
香港制造业已完成向珠三角等内地的转移,现香港已基本没有工业,服务业则正在开始北移。
虽然经过数年的下调,与深圳、上海等城市相比,香港房屋、薪资等营商成本仍是高昂。而在复苏中,最先反弹的是楼市,中、小型企业正面临巨大的租赁费增长,高昂的费用在其他很多方面也正在造成损失。
而在内部,香港仍没有解决结构性的困局。
香港330万劳动人口中,约40%是中学或以下学历,适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不断流失到工资更低的其他地区,结构性失业的难题长期困扰,“香港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富人的炫耀在华人社会中举世无双。未来任何一届行政首长,都面临充分就业的压力,这是首要问题。”杨锦麟说。
人口的老龄化,使特区政府面临更多的社会福利支出。
“18万公务员的薪酬占了特区预算的79%———他们的工资是私人机构的两倍。资源无法释放到民间,”杨孝文说,“我现在不会出来创业,因为压力很大,需要我守一份工。许多人都是这样的处境。”
曾荫权已承诺,维持公务员现有人员的稳定,这使节流难以实现,但开源亦难,开征商品销售税等新税种,需要各界的同意,殊非易事,而且,全球正处于减税潮流中,香港要增税,显然是背道而驰。
由于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发展高增值产业等经济结构转型的目标仍然只停留在纸上,“1984年香港制造业开始转移,与台湾同步,台湾在1985年开始进入电子等领域,香港人却将财富专注于股市楼市。香港失去了20年的时间。”杨锦麟为过去感到痛心不已。
即使是最乐观的人士也会同意,要解决这些经济难题,将需要漫长的努力。这将是曾荫权的最大挑战,“每一步都是悬念”。
肖耿认为,“香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自由的经济制度和高效率的行政、司法体系,交易成本被降到最低。许多外国经济学者都羡慕中国有一个香港。中国的经济改革需要输入制度,香港是最可能的供给方。能否通过经济合作的方式向内地输出制度要素,从长期而言将决定香港的命运。而这需要领导人有战略思维和全局眼光,确定方向。”
在38年的公务员生涯里,以忠诚和执行能力卓越著称的曾荫权,能否为香港找到方向?对于世道民心,他能带来几多安慰?
面对疑虑,曾荫权在竞选演说中,引用丘吉尔在二战中的名言,“给我们工具,我们会完成任务。”(本报记者 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