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6月28日电
会前征集意见市民无一赞同
6天来共有354名市民以来电、短信、电子邮件的方式发表意见,居然没有一位表示同意此次的医改听证方案。这是该省消费者委员会法律顾问李瑾所没意料到的。
对于今天举行的广东省医疗服务价格调
整和规范听证会,省物价局为了多听取“民声”,提前一周通过当地媒体公布了35名代表的名单和16名代表的联系方式。
今天上午,来自广东各地的35名听证代表和61名市民旁听代表来到会场。除广东省物价局、省卫生厅外,省纪委、省政府纠风办、省政协经济委员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也都派员作为嘉宾到会。
广东省物价局与省卫生厅酝酿4年出台的听证方案,拟对349项医疗服务收费进行调整,其中127项价格拟上调。拟下调222项医疗服务价格,其中有167项为大型设备的检查治疗价格,医疗服务价格总体下调了1.03%。
广东省卫生部门提出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形式,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由政府定价改为政府指导价,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内涵,对该省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清理、归并,执行全国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医疗服务项目的名称、服务内容、服务范围。
其核心是:对过去界定不清的项目和容易造成乱收费的一次性材料费、手术材料费做出严格要求,防止医疗机构自立项目收费、重复收费或者分解收费。将现行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加上项目内涵所包括的材料费,直接过渡到新的项目中,拟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服务项目最高限价。在不增加群众医药费用负担的前提下,对部分归并后的医疗服务项目的价格进行适当的结构性调整。
卫生厅身份遭质疑
“价格改革方案是由相关利益单位———省卫生厅提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当然不合适!”第一个发言的代表张晓治,明确表示,不同意此方案。
他认为,由医疗单位的行业协会提出改革方案更合适。况且,价格改革方案测算没经过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或会计事务机构审核,缺乏必要的可信度和公信力。
“这次调价并没有触动医院的根本利益,老百姓也没感觉到受益。”曾经担任护士的代表隋慧透露,广州一家名牌医院,几个热门的专家门诊早上7时就已经无号可挂。知情人反映:凌晨三四点就要在医院门口领筹、凭筹挂号,一个筹卖上百元。现在大部分的非营利医院(公立医院)一手拿着政府财政补贴,一手以最高的价格收费仍大喊亏损,以改革竞争为名大量进设备搞扩建,肥了少数人,苦了普通医护人员和病人,然后又把亏损转嫁到病人身上。“应该是还医院救死扶伤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也有来自贫困山区医疗机构的代表担心,方案以三甲医院为标准制定全省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最高限价,一些地方可能据此拉高本地区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建议分地区制定医疗服务的政府最高限价,防止各地水涨船高。
同时,医疗是公益事业,其发展不能仅依靠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建议政府承担更多职责,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事业费用分摊机制;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推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割断医疗机构的利益纽带。
担忧明降暗升
听证会上,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的代表刘金纲拿出一份民意调查:广东居民对“看病就医”的评价较低,不满意度2003年为43.1%,2004年上升到48.4%。高达83%的人认为“看病贵”。
有代表认为,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提出“保障患者的利益”。但从方案看,改革的目的似乎是为了“弥补医疗服务亏损”。
根据广东省近3年来卫生系统医院财务收支分析,医疗收支普遍亏损,医院发展(扩大再生产)能力非常有限,3年平均结余18.4亿元(占总收入5.4%),主要用于购置医疗设施、改善就医条件以及建设重点学科。
据悉,大部分持否定态度的代表认为,尽管方案中医疗服务价格总体下降了1.03%,但有“明降暗升”之嫌,即降价部分主要是不常用的大型设备的检查治疗价格,而平时看病最多的一些项目不降反升。
代表们建议:方案可采取“先降后升”的做法,即先实施下调部分的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措施,待群众医药费用总体下降和医德医风问题得到解决后再实施上调部分的改革措施;或者先实行规范医疗项目和内涵的改革措施,条件成熟后再实施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改革内容。(记者
林洁)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