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人们印象中,商场历来比较注重细分客户群体,定位于高档百货店的商家把眼光瞄向消费能力较高的高端客户,无论货品还是服务都追求高档次,面向于普通大众的百货店则平易近人,在物美价廉上大做功夫……而现在,商家的这种细分顾客理念、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服务也渐渐为商业银行所认同,在顾
客群体上追求细分化、在服务上追求全方位,在产品上追求个性化,银行服务正在进入新境界。 顾客追求细分化。近日,招商银行青岛分行宣布,将于9月1日起收取个人账户管理费,主要标准为,在招行开设存折账户与“一卡通”账户,同一身份证下日均总资产(包括本外币活期存款、本外币定期存款、股票、开放式基金、国债、受托理财等)少于一万元的,每月收取一元的账户管理费;对于一卡通金卡客户日均总资产少于5万元的,每月收取10元的账户管理费;对于“一卡通”“金葵花”卡客户日均总资产少于50万元的,每月收取30元的账户管理费。账户管理费按月计费,当月费用次月收取。招商银行青岛分行有关人士说,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为其他顾客服务。业内人士说,这表明,银行传统的个人零售业务模式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客户分层”正在成为今后银行服务的行为准则。
服务追求全方位。与向中小储户收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以来,岛城各家银行纷纷大做服务文章,尤其是针对高端客户推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服务,包括从专业的理财咨询到附加的就医绿色通道、贵宾登机,甚至包括高消费的高尔夫俱乐部课程培训等内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是业界普遍认同的“二八法则”,即20%的客户占有80%的资产。对银行来说,高端客户虽然数不多,但却能带来高存款、高收益,此外,走高端路线更便于管理,面对较少的客户群体,银行服务的压力相对减轻,有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
产品追求差异化。理财产品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竞争的热点,各家商业银行为了吸引眼球纷纷依据银行自身的特色推出与众不同的理财产品。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有着传统的优势,针对目前高考过后许多家长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特点,适时推出了专门用于留学的外汇服务与产品,受到市民的欢迎。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针对在青的韩国人多,与青岛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韩国投资企业分会共同推出了“太平洋青岛韩国投资企业分会认同卡”,该卡专为在青韩国人士量身打造,并以此作为标识,享受交通银行提供的一系列扩充金融服务。
业内人士认为,漫天撒网、守株待兔式的经营模式在现代银行业的竞争中注定是要被淘汰的,做好客户群细分,针对不同客户群进行客户分层,根据高端、低端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已经成为银行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本报记者傅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