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英文版)报道,美国将就对中国军售的问题向乌克兰施压,中乌之间的军事蜜月期将会过去。报道说,乌克兰是中国第二大武器及技术供应国,但是,随着美方不断就各国向中国军售的问题施压,基辅军事工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乌克兰过去不受约束地向中国和伊朗出售军事装备的时代,今后将会
结束;乌克兰在美国的压力下,可能要放弃出售SLA-VA级巡洋舰给中国。
任何可能使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出口都将防堵
乌克兰在前苏联时代就是实力仅次于俄罗斯的重要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继承了前苏联的部分军事遗产,因此拥有不俗的军事实力。独立后的乌克兰奉行对华友好政策,双方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也颇有成效。然而,近来乌克兰的对华军售政策受到美国关注,美国对乌方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从逼迫欧盟搁置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提案,到不惜双边关系受损强令以色列向美提供对华出口的敏感产品和技术清单,再到向乌克兰施加压力,可以看出,第二任期的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发生了一些新变化,最明显的一条就是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地遏制中国国防力量的进一步发展。这个现象的出现,与美国对伊战争的阶段性任务完成有内在关联。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有人担心美国忙于反恐战争给了中国发展壮大的时间和空间。现在,伊国战事渐少,于是美国有人认为,现在可以腾出手来遏制中国军力增长了。事实上,从拉姆斯菲尔德到赖斯最近涉及中国的讲话看,这已是美国执政者的共识。他们对中国军力“表示关注”、“感到担忧”的讲话,不过是对华遏武政策的委婉表白。
除了表白,新的证据最近不断出现。美国国务院近日要求欧盟更严格审批目前对华出口的军民两用的技术与物资;上周五美商务部证实,将起草一份牵涉广泛的新法规,加强对华出口管制。目前一些不受管制的产品,在新的法规下将需要申请出口执照,另外一些目前很容易批准对华出口的产品,例如用于商业飞机的复合材料,在新的法规下将难以过关。美国的姿态是,任何可能使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出口都将防堵。
经贸密切往来的势头不会人为压制
尽管美国在“联想”收购案后,近日又有人对中南油收购案表示出过分的担心,但是,这些只是个案。目前中美双方密切的经贸往来,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客观上中美经济的融合度决定了,如果有人要在经贸上做手脚,将冒很大的政治风险。毕竟,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已经是美国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实存在,而中国拥有的大量美国债券,也足以对美国的经济支柱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和权威的专业人士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上周,当见识粗陋而冲动的美国众议员再次提出所谓的“人民币升值议案”,试图向中国施压时,就遭到了美国财政部长斯诺和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联手反对。两人甚至少有地联手出席了国会的听证会,给议员们上了一堂经济学课。所有迹象表明,美国正在试图将军事和经贸比以前更鲜明地区别看待———涉武的干涉到底,经济领域的分歧,能谈则谈,尽量不翻脸。总之,从美国近期的举动推断,美国可能认为中美的利益交汇点只存在于经济、国关等领域,但在军事领域则没有。
注意新保守主义与现实结合的新动向
谁都知道中美关系对两国、对这个世界的意义;谁都知道中美两个大国“和则两利、争则俱伤”的道理。但在美国新保守主义思潮涌动的现实情况下,这些道理总是被美国一些人有意无意地遗忘。
虽然在布什的第二任期内,美国新保守主义者们远远不像4年前那么咄咄逼人,但是,我们不能说,对中美关系有害的因素就此减少。事实上,从纯意识形态考量的梦境中受挫醒来后,不管情愿与否,新保守主义者们也在调整思路,开始考虑与现实的结合。但不管怎么变,冷战的幽灵仍在美国的一些人头脑中徘徊不去,对中国的疑虑和不信任仍然会存在,我们应对此保持足够的警觉。除了支配两国双边关系走向的经济合作,我们应该在中美关系中寻找并加入新的元素,这些元素应该有利于中国利益的维护,有利于冷战思维的消退,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徐立凡)
责任编辑 原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