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6月10日下午,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郑家栋在前往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办理出国手续时,被警方刑拘,在被拘留7天后又被移交北京市公安局相关部门拘留。在此拘留期间,公安部门将对郑家栋进行侦查。 郑家栋的头衔很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亚欧比较哲学会主席,在儒学界名气很大。然而,这么一位儒学大家,却涉嫌利用访问美国的机会,几乎每次都同时申请一个“妻子”同往,然后“妻子”滞留美国不归,先后有6个“妻子”之多。他的涉嫌犯罪让人觉得很不可理解(京华时报》6月26日)。 教授、研究员这些知识界的精英人物,常常被人们看作是社会的中坚人物,他们不仅有丰富的知识涵养和较高的智慧,而且他们往往被看成是道德楷模。学者被誉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典范,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下,知识同样意味着道德,学者比官僚、商人占据了更高的道德平台,人们对于知识精英的道德期望远远高于他人,他们也因此常常更能获得公众的信任,占据更高的言论平台。 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滚滚潮流中,学者也守不住寂寞的书斋了。学者的知识成为金钱和各种利益交换的砝码,商人一召唤,一些经济学家为其涂脂抹粉,全然没有道德的良知和学术的追求;学者也开始打手头掌握的教育资源的主意,北京某高校的老教授竟然被捅出用机密试卷与女考生进行“性交换”;也有许多不甘寂寞的学者干脆就“学而优则仕”,当上了政府官员,却在政府机关不能好好把握自己,陷入了犯罪的泥潭,身为博士生导师的李达昌贵为副省长也居然涉嫌“滥用职权”的罪名。 所以,郑家栋事件的发生,仅仅是近年来知识精英从道德圣坛幻灭的又一个例证而已。学者也不能充当道德的楷模,这使我们更加心寒,更加感到无所适从。但也许这也是个好事情,人心不古,那些品行俱佳的学者也许在今天很难寻找,那我们就不妨将学者们还原成一个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那他就有普通人的欲望,那么“掌有权力的人易于滥用权力”的原理也适用他们,我们也就应当对他们进行防范。浩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