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崔鲸涛 通讯员 沈健
魏玉龙)继6月7日,城建道桥公司在通惠河北路八王坟段工地施工时挖出清代一品文官石像后,近日,经过勘探,北京市文物考古队又在据第一次出土石像地点约10米远的地方,挖出了武将翁仲石像和石碑等一批文物。
武官石像有破损
疑在
“文革”时被毁
据介绍,一品大员文官石像出土后,北京市和朝阳区的两级文物部门专家来到现场进行考证,并作出了该地段施工暂停,先进行文物勘探的决定。6月10日,北京市文物考古队进驻该工地,每天在现场进行勘探。很快,队员在原来出土石像地点挖出了神道的砖石结构层,距文官像约10米远的地方还挖出了武将的翁仲石像和石碑等一批文物。
武将石像与原来出土的一品大员文官石像大小和材质相似,为整块汉白玉雕成,高约3米,重约5至7吨,身着盔甲,双手执戟于腹前。遗憾的是石像鼻部和戟部有破损,石像拦腰还有锈蚀的钢丝绳,很明显,这些原本在地上的石像是后来被人为埋到了地下。考古队现场勘探负责人孙恩道介绍说,这很可能是“文革”破四旧时造成的。
八王坟旁葬公主
牌楼题字泄天机
“八王坟”因被封为“八王”的努尔哈赤第12个儿子阿济格死后葬于此地而得名,为什么陵寝不是“八王坟”呢?出土的石像南侧30米处有一座基本完好的牌楼,坊额写有“金枝毓德”的文字。朝阳区文委曹彦生等专家介绍,“金枝毓德”是指女德和公主,根据史料记载,墓主人是被民间称为佛手公主的和硕和嘉公主。
另据介绍,按清朝的墓地设计,神道的南侧是牌楼,神道的后面是享殿,享殿的后面是地宫陵寝。目前,牌楼还保存完好,佛手公主的陵寝应该位于现在刚刚拆迁的西大望路建东旅馆。
碑文证实主人身份
公主驸马合葬于此
新出土的石碑,高约3米,宽约1米,厚约0.5米,顶部有破损,上面刻有满汉两种文字的碑文,碑文有“兵部尚书和硕额驸、一等忠勇公碑文”等字样。文物专家刘卫东介绍,石碑为福隆安的,再次证实该墓应为和硕和嘉公主与其丈夫福隆安合葬的陵寝。此外,此前未完全出土的龟趺也已完全出土。
“佛手公主”
指间有蹼相连
文物专家、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文物鉴定委员刘卫东介绍,据资料显示,清高宗乾隆皇帝共抚养了11个女儿,除一个养女为弟弟弘昼的女儿外,其他10个女儿都是亲生的。四女儿被封为和硕和嘉公主,为纯惠皇贵妃苏氏所生。由于和硕和嘉公主生下来后,手指之间有蹼相连,呈佛手状,被民间称作“佛手公主”。
和硕和嘉公主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12月,后下嫁福隆安,23岁时薨逝。福隆安姓富察氏,其父富察博恒,系孝贤纯皇后的弟弟,属于满洲镶黄旗,是当时的大学士、驻藏大臣、一等忠勇公、平定大小金川的功臣。由于福隆安娶了和硕和嘉公主为妻,因此被授为和硕额驸、御前侍卫。后先后任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卒,谥“勤恪”。
新闻回顾
6月7日晚6点多,城建道桥公司的施工人员在修建通惠河北路时,挖出了身高约3米的汉白玉石像,经文物专家鉴定,巨型石像是清代石像“翁仲”,是清代乾隆皇帝女儿佛手公主陵寝神道两边安放的石像。
石像重达5至7吨,为一成年男子的雕像,雕像身着清朝官员的朝服,胸前雕有鹤的图案,脖挂朝珠,腰间左右侧分别雕有佩刀和香袋图案,朝服下摆雕有暗八仙图案,双手抱于腹前,袖口呈马蹄状,为一品大员文官雕像。
作者:崔鲸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