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淄博讯 “现在,我们正在走义乌5年前走过的道路。”6月中旬,淄博市张店区区委书记黄希剑带领28名政府官员到浙江义乌学习考察,对于当地在民营经济领域与义乌的差距毫不讳言。
山东许多基层官员都已正视这点,踊跃赴浙招商。近两年,浙资入鲁加速,流入近400亿元。最典型的是两年间义乌小商品城在
山东花开三朵——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于2004年底建成开业,文登、广饶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也分别于2003年9月与今年5月开业。浙商草根经济在各地蔓延,对浙江来说是本省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但对山东来讲,却是希望通过引入浙江模式带动民营经济发展。
由于早年资源缺乏,浙江先是买全国,卖全国,成为小商品、轻纺产品的集散地。之后,“前店后厂”兴起,流通的优势带动乡土加工企业成长,商贸与工业开始两轮趋动。而批发市场的大规模流通特点又使得浙江工业既大规模聚集又分工精细,成本因此降低,渐渐地工业开始反哺商贸,浙江制造开始行销全国全世界。
如今这一模式正因浙商的大规模入鲁再度在山东兴起,并再次显示其生机。以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为例,该市场虽然开业只有半年,但一期的2000多个摊位已全部招商完毕,平时每天人流量已达5000多人。大型专业市场启动期一般在2年左右,为了培育市场,淄博义乌小商品城对业户先进行免费的经商培训,还对第一年的租金进行返还。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此经营的许多业户表示,即使不返还租金,他们多数都已赚钱。而让淄博政府部门高兴的是,淄博义乌小商品城不仅已交税1300多万元,而且淄博当地产品开始通过这一市场向外流通。“市场对加工业的提升带动作用已初显。”黄希剑对记者说。
而在文登义乌小商品市场,不仅当地许多小百货、小家电、服装、针织等企业纷纷加盟,搞“前店后厂”式生产,连韩国多宝公司也前来投资5000万美元举建饰品加工企业。在其他领域,如浙商投资30亿元在淄博兴建的中国陶瓷科技城,因整合了当地600多家陶瓷厂,已吸引了世界陶瓷界目光,今年10月“世界陶瓷博览会”将在此召开。他们下一步还将在世界各国设立中国陶瓷出口办事处,带动淄博陶瓷走出国门。建在邹城的东方圣都副食品专业市场,也正顺利地将济宁的农副产品沿京沪、京福以及南四湖与京杭大运河等向全国辐射。
□记者 朱剑平 通讯员 李小齐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