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保持广大农村的平安、稳定、有序。伴随青岛西海岸的开发热潮,胶南市以构筑农村社会治安防线,打造西海岸和谐新农村为切入点,向“全国最安全城市”的目标发起了冲刺。今年1—5月,该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率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18.6%和12%,人民群
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上升到95%以上。 聘任村综治办主任开先河
在胶南市隐珠镇大荒村,上任不久的村综治办主任冯可平兴冲冲地告诉记者:“通过群防群治,我们村刑事、治安案件和上访案件均为零,邻里之间也更加和睦了。”
采访中我们获悉,在胶南,想当一名村综治办主任并不容易,首先要过“三关”,即考察关、竞聘关和培训关。每一名村综治办主任都要先经过村、镇两级考察,被确定符合条件后才能参加竞争考聘,被聘任后还要先经过培训才能正式上岗。
被聘任的村综治办主任承担着包括确保治安稳定、调解纠纷等在内的八项工作职责,工作上还必须达到“五个零指标”(村庄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民转刑”案件、越级信访案件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非法活动为零)。
谈起实行农村综治办主任聘任制的初衷,胶南市政法委一名负责同志告诉我们,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农村综治组织形同虚设。胶南市借鉴农村党支部书记等三职干部管理改革的成功经验,公开招聘村综治办主任,工资由镇财政统一支付,建立了村级综治组织职业化工作新机制。据了解,该市这一做法在省内尚属首家。
村村都有“派出所”
“现在派出所的民警就是好,户口、身份证他们都能代捎代办,就跟我们村里有了派出所一样。”日前,胶南市张家楼镇村民王连山拿到了民警送上家门的身份证,高兴得合不拢嘴。
该镇派出所所长周升东告诉记者:“2004年我们所在胶南最先开始试点‘巡勤警务’,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民警已经为群众代捎代办户口2000多份,代办身份证400多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救助群众70多人次。”
胶南市按照“警力下沉、警务前移”的战略,从2004年开始改革派出所警务运行模式,推行“巡勤警务”。每5至8个村设一处巡勤警务区,在中心村设立“巡勤警务工作站”,全市共设立警务工作站93个。巡勤民警、户籍民警及联防队员组成“巡勤警务”组织,配备车辆、电脑、照相机、必备警械等装备,到各“站”巡回办公,为群众提供日常的报警、咨询、求助、调解等服务,被村民们称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
把第一时间交给群众
今年2月,胶南市灵山卫镇的一家玩具公司的投资人拖欠工人工资11万多元,近300名工人闹着要上访。灵山卫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信访办等单位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进驻工厂,安抚工人情绪,最后以变卖设备、材料的方式为全部职工发放了工资,并积极为他们介绍新工作。职工们对处理结果十分满意,一起大规模群体上访事件就这样被消除在萌芽状态。
为进一步促进平安建设,胶南市在各镇(街道办事处)普遍设立了“两个中心”:一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一是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融综治办、司法所、信访办、派出所“四位一体”,对重大、疑难纠纷和信访问题进行联合调处,在第一时间解决单个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行政许可服务中心由计生、经贸等六个涉及行政许可事务的单位组成,负责审批、审核、为民代办、协办行政许可事项以及工作咨询等。
现在,“两个中心”已经成为胶南市各级干部与群众沟通的桥梁与纽带。
本报记者韩军营通讯员齐林新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