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餐具盖的纸箱,
里面是老鼠和蟑螂屎
洗菜间放菜的柜子,上面锈迹斑斑,流满污水
昨天(21日),广州市东山区卫生局对宗江老川菜进行检查
两江楼重庆火锅店被取缔
2005年6月15日,新快报新闻中心一男一女两名记者应聘地喱,成功进入位于广州大道南的南海城酒楼厚德庄园(分店)卧底。他们每天工作10小时,直至6月18日离开,一直未被酒楼主管发觉。
直接用手抓菜,咬过端给客人
记者上班第一天就发现,厚德庄园的厨师、打荷和地喱配菜都没带手套直接用手,连品菜、摆菜也全是用手在碗里抓来抓去。
15日上午,厅房201的客人将一盆汤退了回来。“怎么会有问题?”管地喱部的主任玲姐一边说一边便用手在碗里搅动起来,又将手指头放在嘴里尝得“啧啧”有声,更令人不敢相信的是,玲姐最后又叫地喱阿琼查查另一桌客人点的同一个菜上了没有。正在此时,玲姐叫记者上菜,等记者上菜回来,那盆汤已经不见了。
每次有菜做好了,玲姐总要亲自用手拿起尝过并摆弄好后才叫记者端走,而那些被她咬了一口的菜又被扔进了盘子里。中厨部的厨工在试味时,同样将吃了一半的菜放回盘中。
15日晚上8时13分,地喱周某不小心将一个菜(那是一个把粉丝和肉之类放在贝壳上的菜)打翻了,贝壳将菜全部倒扣在案板上。玲姐脸色一变,但马上又动手捡起贝壳,将菜抓起放上贝壳便马上叫周某将菜端进了609号台。
还有一次(15日下午5时15分),地喱011号要配大红浙醋,谁知因上午休息时醋一直放在案台上,此时发现里面有两只蚊子。“里面有蚊子。”记者提醒他,谁知他二话没说便把蚊子挑出来,把醋送进了客房。
18日晚上的生意特别好,大厅就有9桌酒席,其中点了一道用39种不同的菜混合而成的菜,厨师们用手把一个个菜抓进钵里,其中一个光头厨师竟然用手在屁股上挠了几下又接着抓菜。我们的女记者在男记者的掩护下悄悄地摄录了上述情景。
餐具发现鼠屎,擦擦就装酱料
16日上午上班记者要清理店内的“家私”(酒楼俗语,包括炉子、碗碟、筷子、刀、叉等),结果发现了十多粒老鼠屎,记者准备拿那些被污染的碗碟去洗,却被其他员工制止了,地喱邓某用手将老鼠屎弹掉后,几个人用一块布擦了几下就将它们摆回桌上,随后装上了辣椒酱等。
记者翻开地喱部放“家私”的工作台,一阵难闻的骚味烘了上来,台底的板子上到处是老鼠屎。“里面肯定死了老鼠!”地喱陈某说,但没有人理会他的话。而就在这个地方,放着供客人食用的配料——豉油、醋等,这些配料放置在两个大铁盆里,整天放在桌子下面,其中豉油的容器没有盖任何东西,每天用不完的又重新倒回去。我们的女记者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地拍下了这一切。
17日下午上菜时,突然一只硕大的老鼠跑出来把玲姐吓了一跳,玲姐带着记者用扫帚追打,但还是让这可恶的家伙跑到厨房里了,大家只好作罢。记者好几次看到几只硕大的老鼠在厨房里蹿来蹿去,如入无人之境。
酒楼管理层也知道老鼠蟑螂为患的情况,6月17日下午3时许,记者就接受了南海城一名主任安某的培训,在培训会议上,安某告诉地喱们,每天上午10时上班后便要马上处理掉工作台、餐具盖(火锅盖等)和漏勺等处的老鼠屎,以防被客人看见。
18日,一股死老鼠的臭味熏得大家受不了了,众员工于是纷纷翻箱倒柜寻找死老鼠,但一直没找到,只是在放玻璃器皿的箱子里找到了几只活蹦乱跳的蟑螂和一堆老鼠屎。
肮脏跟菜夹子,放进菜盘蒸炖
上菜时,记者因为总是忘了拿下跟菜单号的夹子而挨玲姐的骂。
记者观察到,这里的夹子和菜单都是跟菜走的——客人点菜后,地喱用夹子将菜单一个个分别夹好,然后分送给厨房;打荷的看菜单配菜,配菜时夹子就放在盘里(因为一不留神就会把菜搞错),然后将菜单丢进菜里送给厨师加工;加工完毕,夹子有的被丢进菜里送到了记者所在的地喱部,上完菜要把夹子丢进一个筐里。如果是炖盅或清蒸鱼之类的菜,夹子则跟着进蒸笼,在菜上桌前,脏兮兮的木夹子一直和菜放在一起。当客人点的菜很多时,夹子不够周转,一些很脏的夹子没洗就又拿出来用。
如果地喱在上菜时没有把夹子取下,让客人看到是最忌讳的,这种情况被玲姐发现,又免不了一顿臭骂。
台布擦完脚丫,接着又擦筷子
6月15日下午4时许,我们的女记者刚到地喱工作台,就见员工谭某穿着一双白色凉鞋过来了,她从工作台下抽出一块淡黄色的台布,直接拿来擦腿脚上的水。起初记者还以为这块台布是块脏抹布,后来发现它还是一块“万能台布”。
10分钟后,记者看到做事积极的地喱刘某将刚用开水烫过、但没有用洗洁剂清洗的筷子堆放在了那块“万能台布”(就是之前谭某用来擦脚丫的那块)中间,她用台布使劲地磨搓筷子,筷子很快就又干又“净”了,然后她又用纸套装好部分筷子,这些纸套上面都注有“已消毒”字样。记者同时发现,大部分的筷子套都有破损,有些还留有污黑的脏印。记者找好时机悄悄拍下了录像。
刘某刚刚套好筷子,这时桌上被人不慎弄了一块酱渍,她马上扯过“万能台布”擦拭,铁皮工作台马上又变得“光洁明亮”了。
从6月15日到18日这四天里,记者每天下班前都看见地喱部的同事将豉油瓶用开水冲冲,然后用“万能台布”擦干,随后放入塑料袋并锁入工作台上带锁的柜中。
在这四天里,她们还这样教记者洗装汤的盅——先用自来水冲掉汤的残液,偶尔用抹布擦一下油垢,然后再用“万能台布”擦拭……这样的“万能台布”在工作台下有三四块,用法都一样。
东北人风味连锁饺子坊淘金北店:不需健康证一到酒楼就上岗
6月3日,新快报新闻中心一名记者应聘楼杂进入东北人风味连锁饺子坊淘金分店卧底,6月6日傍晚7时许,记者因为拍照被发现,当即被下令离开该店。
招工不看身份证健康证
这里不需要身份证,也不需要健康证,只要能干活,不管你是谁,都可以找到工作!
6月3日下午4时,记者前往东山区东北人风味连锁饺子坊总部应聘。负责招聘的是该公司一位姓王的男子。王先生问了记者是否做过楼杂之后,连记者的身份证也没看一眼,就叫办公室一名姓朱的小姐拿来了一张东北人企业有限公司新员工试用通知单叫记者填写。填好表后,王先生便对记者说:“明天上午9时,到淘金北店上班吧!”
报到即换工衣上岗洗碗
6月4日下午5时,记者拿着东北人企业有限公司新员工试用通知单,按照上面标明的地址,在淘金路找到了东北人风味连锁饺子坊淘金北店。这家店不大,据该店一名姓马的洗碗工(男,45岁左右)介绍,这是“东北人”分店中较小的一家,总面积不到1000平方米。
记者在一楼向门口的服务员说明来意,她便热情地带记者找到厨房入口处站着的一名男子。该男子看了记者一眼,接过记者手中的试用单后就招呼一名姓王的服务员带记者上楼。
来到四楼,带记者上来的服务员从桌子的抽屉中拿出一件崭新的白色工衣给了记者,记者马上换上工衣赶到二楼厨房。5时20分许,记者在二楼见到了勤杂班的班长。班长来自黑龙江,是个年纪较大的农村妇女。她热情地递过她的白色帽子并给记者戴上,又给记者围上围裙,记者就这样上岗干起了洗碗的工作。这时,记者发现洗碗池里已经堆积了大堆的脏碗。
洗碗工马某告诉记者:这里洗碗很简单,先从第一个池中将脏碗中的剩余饭菜清理干净,再将其放入一旁已倒入很多洗洁精和漂白粉的洗碗池中,然后戴上毛线手套把碗洗净,又投入第三个洗碗池中用水冲净,最后再将之分类放在旁边的塑料筐中,于是整个洗碗过程就算完成。
“不消毒吗?”记者问道。
“不消毒,如果消毒根本来不及。”马某说完,还一个劲地问记者,“你是不是第一次出来?是不是头一回到饭店洗碗?”
拍照被发现当即要走人
接下来的两天,记者继续干着洗碗的活。6日下午7时许,其他接应的两名记者来店里,准备借机拍摄证据。记者假称他们是远方来的朋友要介绍给工友和主厨,乘机把摄影记者带进了厨房,当把有关的证据拍完后,杨厨师长终于发现了记者。
“你拍什么拍!谁叫你拍!”杨厨师长把记者轰出了厨房。紧接着,杨对着洗了4天碗的记者说:“你不要在这里干了,你爱干啥去干啥去,上去换衣服走人!”
7时40分,记者在杨厨师长及其他两名师傅的监督下,从货梯中下来,离开了东北人风味连锁饺子坊淘金分店。
饮食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广州市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胡先生表示,饮食行业工作人员在接触饮食方面的工作前,应该持有上岗证,先要培训,然后领证,饮食单位在开办时,其经营行为也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接受防疫站的卫生监督。
楼杂卧底日记
(选摘)
卧底计划险些夭折
2005年6月15日 星期三 雨
昨日,我们的一名记者已在南海城酒楼厚德庄园通过面试。按照报社的安排,今天上午9时45分,我代替原先报名的人准时到厚德庄园见工。接待我的是经理莉莉姐,她找了很久也没找到昨天别人用我的名字填的表,于是又叫我重新填表。填到一半,我们的另一名女记者也来见工了。莉莉姐这时竟找到了别人昨天替我填的表,原来它和我们女记者的表格放在一起。莉莉姐便叫我不用填了。
“昨天来的不是你啊!”就在这时,一名个胸挂主任牌的中年妇女(后来得知她是我们地喱部的主管,大家都叫她玲姐)走了过来,对着我大声嚷道。
“不好,露馅了!”我心里一阵紧张。玲姐则拿过我还未填完的表格和昨天别人代填的表格对照,我想,这次见工肯定要泡汤了,因为别人填的内容和我填的截然不同,就连父母的名字也搞错了。
“你为什么不自己来?”玲姐大声地质问我。
“我,我……昨天有事去了。”我搪塞着。
“重新填吧。”莉莉姐在这关键时刻将我从厚德庄园的门口拉了回来。
“你不要骗人啊,主任我会叫人带你!”见莉莉姐说话,玲姐只好警告我说。
接下来的见工手续办得出奇的顺利,莉莉姐没有查看我任何证件,只收了我100元押金便叫人带我领工衣上班。在酒楼仓库,我见到了一篓已长毛的香菇。我们的女记者找了半天才找到合适工裙,但拉链坏了,加上因为她没有丝袜,只能下午再来上班。
接听手机差点挨罚
2005年6月16日 星期四 雨
上午上班清理“家私”,竟在碗碟等餐具里发现了十多粒老鼠屎,我要碗碟去洗,却被制止,几个人用那块“万能台布”擦了几下就摆回桌上装小食,我感到一阵恶心。
在地喱部放“家私”的工作台下有几块肮脏的台布,大家不仅用来抹餐具器皿,还用来抹脚擦鞋,一块布还可反复使用多天,只要布是干的,就是脏点也没人在意。我和我们的女记者私下给它起了“万能台布”的名字。
在这里,不仅台布是“万能”的,其他东西也有很多是“万能”的,匙羹可以舀烧炉的固体酒精,刀叉可以刮墙……用完之后用那块“万能台布”抹过又继续拿给客人使用。
今天上班时,报社多次来电询问我前段时间写的一篇稿子,因找不到地方接听电话,给我带来了不少麻烦,在偷偷发信息时,正巧被部长秀姐逮个正着,“上班时我们都不能打手机,你们的手机要关机,下次还有这样的事,罚款100元。”经此一次,接听手机时我更小心了。
晚上下班时,玲姐告诉我和女记者,通过两天试用,我们被正式聘用了,叫我们明天带身份证复印件和照片来办手续。
打烂玻璃瓶认罚10元
2005年6月17日 星期五 雨
一大早,心情不错,因为同事偷偷告诉我,今天玲姐表扬我了,说我肯干活,看着他们羡慕的表情,看得出,玲姐很少表扬人。
清理柜子时,我看了一下放在里面的调味品。一小袋胡椒粉引起了我的注意,上面写着生产日期是2004年2月5日,保质期是一年,很明显,这包胡椒粉已经过期,但酒楼仍在使用,我叫女记者拍了下来。
又见到老鼠屎,一名同事禁不住呕吐起来。下午上菜时,一只硕大的老鼠突然跑出来把玲姐吓了一跳,玲姐带着我们用扫帚追打,但老鼠跑进厨房不见了,大家只好作罢。
上午、下午点名时,主管第一件事仍然是向服务员交代今日急推的菜和价目,这些菜一般是前一天卖剩的。
地喱部有四个男的,女的人多,男工陈某和我被她们骂得最多,阿春就多次一本正经地取笑陈某和我“笨得跟猪一样”。我知道,这是新人所必须经历的阶段,也不予理会。
晚上上菜时,我不争气地打烂了一个玻璃瓶,正好被经理碰到,我只好主动向玲姐认错,认罚10元。
在这里干了3天地喱,我发现退菜的现象特别多,很多菜是因为“味道不对”或“有异味”被退的,基本上每天都有近10个菜被退回。
专家解析残羹剩油回锅危害 “老油”炒菜做火锅底易吃出癌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凌宇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张亮 刘正旭 牟晓翼 姜永涛 杨莉 实习生 林朝丰 黄琼
专题摄影:新快报记者 宁彪
本报昨天曝光广州个别无良酒楼长期回收残羹剩油炒菜、做火锅底,有医学专家指,这种重复使用的“老油”极其不卫生,易造成传染病交叉感染,如甲肝、肠道疾病等,而且有致癌危险!
回收油破坏人体免疫力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黄俭医生表示,“老油”是被顾客食用过的,有食用者的唾液、细菌等物质残存其中,极其不卫生,如未经过高温消毒,会造成传染病交叉感染,如甲肝、肠道疾病等。如果饭馆将回收的老油用作火锅底油,在客人食用过程中达不到高温烹调要求的话,其中的细菌和病毒就不能被有效地杀灭。
黄医生说,“老油”若用来做火锅,就会在高温中产生热聚变并滋生系列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类和杂环胺类化合物,这都是学术界公认的强致癌物。而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多,其中致癌物亦会呈几何级数增长,相应地,对人体的危害也就越大。有实验数据显示,在200度到300度油温变化过程中,杂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突变增长达5倍以上。
广州邮电医院内科主任林卓棠说,市民偶尔食用这种老油或许危害并不明显,但若食用次数一多,身体便会出现应激反应,调动体内免疫细胞来抵御有害物质,从而降低了有机免疫力,使身体变虚弱,抵抗力差。另外,老油多次使用,其中的营养成分被破坏,其中人体必需、主要由植物油来提供的脂肪酸、亚油酸等营养物质无一幸存,可谓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
黄医生建议,市民在平时烹调中应注意油温不要过高,油炸、煎、熏烤等食物中也含有因高温而产生的致癌物质,少吃为妙。
老鼠屎随时传播疾病
另外,对于酒楼不消毒餐具的做法,广州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明确表示,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容许,而用洗衣粉之类来洗餐具,对人体也有极大的潜在危险。
卫监所一名医生告诉记者,用于清洁餐具类饮食器具的洗洁用品有严格的化学标准,用洗衣粉、碳酸钠和漂白水洗餐具、如果冲洗不净将会有化学物质残留在上面,用这些餐具盛菜,菜肴会受到污染,吃下肚子轻则腹泻,重则出现中毒症状。
对有酒楼餐具粘满老鼠屎,传染病科医生表示忧虑:老鼠身上有多种细菌、病毒,不少会通过粪便传染,粪便粘在餐具上若不彻底清洗,是无法祛除上面残留的细菌、病毒的。它们一旦进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而此前已有市民因感染鼠类细菌而严重腹泻的病例。
第二篇:
天河区有关部门一早就派人到现场调查
两江楼重庆火锅店被查封
本报曝光天河东路两江楼重庆火锅“垃圾、菜及配料混杂堆放,火锅汤有纸巾塑料袋照回收”等内幕后,引起了广大市民和有关部门的关注。昨日上午,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局和石牌工商所立即出动,对两江楼重庆火锅酒楼进行了彻查。由于火锅店既没有卫生许可证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且卫生状况不合格,有关部门当即查封该店并贴出取缔告示。
昨日上午11时许,两江楼重庆火锅已经开门营业,店内员工一如既往地进行午饭前的准备,大门玻璃上还贴着一张招工启事,显然该店还蒙在鼓里。不过店内的服务员则时不时在门口张望,嘟囔着“平时中午人再少也有几桌,不知今日为何这么少客。”
11时50分许,天河区卫生局来到现场调查。卫生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早天河区府办看了《新快报》后,立即派我们来调查。不过来的时候酒楼还未开门,所以这个时候再来检查。”
卫生局负责人调查后表示:“这家店此前曾提出过(卫生许可证)申请,但我们没有让它通过。因此现在这家店既没有卫生许可证又没有工商营业执照,现场6名工人全部未能出示健康证。
“刚才,我们到店内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发现店内卫生状况确如贵报所描述的,我们还在饭店的厨房内发现了报道中提到的‘回收油’。这‘回收油’并不是放在油桶里,而是装在一个不锈钢桶里,足有大半桶之多。”一名执法人员说。
12时20分许,工作人员以该店违反卫生法规在店门贴上了封条,并贴出取缔告示。
据石牌工商所陆所长表示,两江楼重庆火锅是今年3月份开业的,开张没几天,工商所就对其无证照经营提出了警告,并责令其停业整改。但“两江楼”依然我行我素,工商执法人员走后又开张营业,工商部门近期对“两江楼”进行了行政处罚,但直至昨天下午,该酒楼老板一直没有露面。
第三篇
宗江酒楼生意大受影响
东山区卫生监督部门对其发出7点整改意见
昨日本报《无良酒楼黑幕大起底》一文刊出后,东山区的卫生监督部门立即派人到文中所提到的“宗江老川菜”酒楼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工作人员从厨房内找到了四块发霉的腊肉及八九瓶写有色素字样的罐子,并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而记者昨日对该酒楼进行回访时也发现,昨日店内生意明显冷清了许多。
食客较往日明显减少
中午12时许,本报记者一行4人来到了位于先烈中路的宗江老川菜酒楼。
记者看到,宗江老川菜酒楼内分为火锅区和炒菜区及数十间雅座包房,可容纳数百人同时进餐。虽然时近午饭时间,但酒楼内炒菜区的客人寥寥,只有五六桌人在吃饭,吃火锅的食客更少,只有两三桌。
店内的多名服务员告诉记者,昨日的生意确实没有以往好,平日里都是人满为患。
厨房内查出发霉腊肉
与此同时记者也看到,东山区卫生监督所的七八名工作人员正在对该店进行卫生检查。记者看到,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的身前的桌子上堆满了不少食物原料,其中有4块通体黑色、外表长有厚厚白绿色霉斑的腊肉,桌子上还有八九罐写有色素字样的罐子。
据卫生监督所的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他们检查的重点是厨房采样检验及检查酒楼内从业人员是否有健康证,“罐子里装的全部是色素,是香港产的,有几罐还未开封,另外四块是腊肉,外表已发霉”。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会把这些物品带回检验,在结果未出来前不方便透露详细内容。
酒楼负责人:愿接受监督
对于宗江老川菜存在的卫生问题,该集团副总经理吴明福表示,昨日《新快报》出街后,酒楼不断接到顾客的投诉电话,宗江集团在全国的其他连锁店也接到不少咨询电话,让他们穷于应付。
吴经理表示,酒楼一向非常注重各方面的管理,但酒楼在卫生方面难免会有一些问题,因此也希望各界加强对酒楼的监督。“我们下一步将对酒楼的各方面进行整改,同时希望卫生部门蹲点监督。”
东山区卫生局提出的7点整改意见
广州市东山区卫生局经检查后,对宗江老川菜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意见,并限期在整改通知发出当日内完成,具体内容如下:
1.洗消间加设三台蒸汽消毒碗柜,消毒池内的杂物要撤离。
2.厨房要大搞环境卫生,清扫地面,雪柜要生、熟食品分类存放。
3.完善除“四害”措施。定期喷洒药物,厨房进出口要加防鼠闸,仓库要定期清扫。
4.禁止使用人工合成色素加工食品。
5.腐败变质的食品就地销毁。
6.完善食品索证制度。采购食品要向供货商索取产品有效卫生检验证书及厂家卫生许可证。
7.“三废”处理须有完善记录,去向明晰。
第四篇:
读者热议本报报道
网友狠批无良酒家
昨日,近百读者纷纷致电本报,盛赞本报对无良商家黑幕的报道。此外,包括新浪、SOHU、网易等在内的全国各大知名网站纷纷在显著位置转载本报报道,各网站都有大批网友进行评论,纷纷指责酒楼罔顾食客健康。仅新浪网与本报合作的相关栏目内的评论就多达五六百条。
百余读者赞本报为民请命
昨日一大早,热心读者陈先生就打来电话称,《新快报》A1、A3的《无良酒楼黑幕大起底》做得好,“你们的报纸都被抢光了,我还是在远一点的报摊上买到的。”他表示,该报道不仅揭发了酒楼不为人知的一面,还直接点出了酒楼的名字,“这样才是负责的报纸,我们读者就喜欢这样的报道”。
读者赵先生则称,他也曾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一次我与朋友在环市路东某海鲜城吃饭时,点了鱼池里唯一一条鱼,后来鱼端上饭桌后就觉得味道不对,“再一看,我们点的鱼还在池里游呢!”
一位大学教师说:“贵报敢做敢为令人十分感动!”他同时提醒,记者卧底非常危险,要注意安全。
网友痛骂酒楼罔顾性命
除此之外,网友也在各大网站上纷纷留言,指责无良酒楼的不负责任。
210.21.122.*:狂吐……我在曝光的酒楼吃过,以后打死也不去吃了。
218.19.173.*:我们是广州市天河棠下棠德花园的一个合法经营户,因受广州这种无照经营的影响,我们的正常经营都无任何保障,混乱的管理模式严重伤害了我们的积极性。这种管理滋生了无证经营的发展,广州各项食品卫生都面临严重考验,这种情况的发展将会使我们迎来新一轮的SARS。
61.144.69.*:太恐怖了!原来我们每天吃的都是垃圾,哎,眼不见为净!
218.19.62.*:我倒!经常在外面吃饭,中毒这么深,我还有救吗?
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现出对卫生常识的无知:IP地址为222.183.142.*的网友居然发表言论说“大惊小怪,有几个酒楼不是这样嘛?在我们重庆火锅油都要回收的啊,要不然哪有这么好吃的火锅哟”。
广州市天河区卫生局彭兴平副局长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无良酒家漠视市民健康坚决取缔
新快报讯 (记者 王华平 保罗)
本报昨日头版及A3版大篇幅报道无良酒楼肮脏黑幕后,在广大市民中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时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天河区卫生监督所当天对报道中反映的天河东两江楼重庆火锅店进行检查,并依法取缔了该酒家。昨天,天河区卫生局彭兴平副局长、天河区卫生监督所熊副所长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两江楼”是“三无”单位
记者(以下简称记):请简单介绍一下卫生部门对两江楼重庆火锅的检查情况。
熊副所长:今天早上一大早,天河区区长和两位主管的副区长就《新快报》报道天河东“两江楼”事件当即作出了重要批示。天河区卫生监督所人员9时和11时许,两次在对该酒店检查时发现,该酒楼没有办理工商执照、卫生许可证、环保许可证等相关证件,现场的6名工作人员都不能出示健康证,属于“三无”经营单位。检查人员在检查中,《新快报》所说的回收火锅油的一桶红油也看到了,而且该酒家的卫生状况也相当差,工作人员拍了照并进行了取证。
记:对于一个这样的酒楼,卫生监督所是怎样处理的?
彭副局长:我们监督所于上午9时已经对该酒楼依法进行了取缔,为了防止其继续营业,上午11时、下午2时、3时多次派人前往检查,同时在该酒楼的大门玻璃上粘上处理公告,告诫市民不要去该酒楼消费。与此同时,卫生部门还多次与该酒营经营者联系,但经营者始终没有接电话。下一步,卫生部门将就该酒楼内的相关原料及油品进行检测,如果对消费者造成了伤害,将对其进行罚款处理。
高温消毒难除老油危害
记:该酒楼是何时开始营业的,为什么一直在无牌无照的情况下经营?
彭副局长:该酒楼是去年12月20日开始营业的,并向卫生监督所递交了申请卫生许可证的报告,但经卫生人员检查中发现,其卫生不达标并要求其整改,后来又因该酒楼楼上的60多户居民联名反映其油烟污染严重,所以卫生部门没有向其颂发卫生许可证。
记:有行内人士说,川菜火锅都要使用回收的火锅油,也就是“老油”,这样才更具味道,包括一些正规的酒店也有这一现象。请问这种做法合法吗?
彭副局长:从现在市面对来说,也有这种传说。我们都知道一个火锅中全是油,如果按市面上来说至少要10-20元,而一个火锅锅底才卖20-30元,这是不能赚钱的。但不管有什么理由,这种酒家的这一行为是不卫生的,更是不合法的。
记:对于一些人所说,回收后的火锅油都是经过高温杀毒后,才再次使用的。你认为这样就健康吗?
熊副所长:那肯定是污染的,也是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更是不符合《卫生法》的。大家都知道,在那些食剩的火锅中、菜盘中,都有很多客人的唾液,甚至还有诸如《新快报》记者卧底发现的塑料袋、筷子、纸巾等物,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难道这也算是“健康饮食”?同时,就算是经过高温消毒,那只是对一些常规的细菌及微生物有一些作用,而对于一个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就很难起到作用,这种做法必将对人体产生危害。
这些行为完全漠视生命健康
记:不良商家如此经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彭副局长:这主要与个别不法经营者为尽量牟取暴利有关。为此,天河区卫生局及卫生监督所将对辖区内所有的饮食业加强管理和监督,对饮食从业人员定期加强培训和宣传,同时加大对“三无”食店、酒家及一些违规经营者的整治打击力度,对一些屡教不改、顽固不化的要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同时加强新闻媒体的宣传,让市民多了解饮食卫生方面的知识。
记:天河区还存在类似酒家吗?今后有什么打算?
彭副局长:区内或多或少还有这些情况。卫生部门对于无证照经营和无证上岗人员的酒家,第一,将对经营者加强宣传教育;第二对存在的这种现象,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第三,如果其完全没有办证,将联合城管、工商等部门对其联合进行取缔;第四,对出租屋主要求其立即与经营者中止出租合同。这些行为,是完全漠视人们的生命健康、完全漠视卫生法的,是与构建和谐广州不相协调的。同时,对新快报记者艰苦细致的卧底调查表示钦佩,对《新快报》的报道及监督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