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三夏”大忙时节,全国冬小麦收获进入尾声,夏粮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保证粮价的总体稳定。在农民卖粮时,政府要进行调控,国家粮库的粮食不急于出售,把市场让给农民,保护农民的种粮热情和应得的利益。 根据有关部门的预测,今年夏粮将有一
定增产。然而,夏粮丰收在望不等于丰收到手,粮食增产不等于农民收入会同比增加。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两低两高”的现象:即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粮食收购价格走低,农资价格和种粮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新华社记者日前在山东章丘等农村调查了解到:今年麦子每公斤降了2角钱。新粮上市后,可能每公斤还会降1角钱。这样算来,每亩要少收入80多元钱,再加上农资涨价,就将近100元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政府不出手调控,努力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就会影响农民来之不易的种粮热情,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
国家粮食局有关负责人已经指出,在夏粮上市期间,由于市场粮源增加较多,国家将在夏粮收购期间暂停中央和地方储备小麦的轮出,同时帮助和指导企业正确决策,在夏粮收购期间适当控制库存陈粮的销售节奏,停止库存粮的集中拍卖,避免大量集中出库导致价格大幅下跌,损害农民利益。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近日联合发出了《关于积极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今年的夏粮收购工作,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的大国。去年以来,针对粮食供求偏紧、农民收入增长较慢的情况,国家及时出台了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扭转了连续几年粮食减产的趋势,农民收入也实现了较快增长。然而,农民收入增长的基础还不很牢固,容易因市场、天气等种种因素的波动而受到影响。
把市场让给农民,维护农民利益,就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夏粮收购,指导和督促国有粮食企业发挥好主渠道作用,力争多掌握粮源。有关部门要及时做好收购信贷资金的预测和调度,积极做好夏粮收购信贷资金的供应工作。对于收购新粮充实地方粮食储备的,要按计划保证资金供应。
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做好粮食收购、信贷、农资供应、市场监管、防汛抗旱救灾等配套服务工作,积极组织农民抢晴收获、抢墒播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领导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应深入农村和粮食市场认真调查研究,准确掌握粮食生产和流通情况。不仅要方便农民卖粮,还要让农民心情舒畅,让丰收的粮食转化为农民“腰包”里的实惠。
此外,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要求,加强监测分析,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变化,深入企业和农户,检查指导收购工作,引导企业形成合理、稳定的价格预期,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继续积极充实地方粮食储备。
新华社记者齐中熙(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