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在90岁高龄的张宜范老人心中,却并不那么普通。因为今天,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院士97岁华诞纪念日。 昨天上午,中科院海洋所会议室主席台,一幅气势磅礴的油画《大海》上方,悬挂着曾老伟岸的遗像,一张铺着红布的长桌上展示
出逝者生前使用的书籍资料,一本本荣誉证书记录下曾老光辉的一生。今年1月20日,为民造福、为国争光的“人民科学家”曾呈奎在青岛走完了他近一个世纪的科学旅程。 在全场注视的目光中,张宜范将先期整理的部分书籍、杂志、资料共计1.6万余册捐献给中科院海洋所,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曾老生前留下三条遗愿,现在,他可以笑慰九泉了!”白发老人一番动情表白,令在场许多人泪湿眼眶。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孔心田、市政协副主席张培军与各界代表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感人的一幕。
张宜范告诉记者,曾老活着时,每次看到新闻媒体有关遗体捐献的报道时,便向她念叨说:人活着就要奉献。等我不在了,也要这样做。
齐河路5号,在曾老整洁简朴的家中,记者见到了这张立于2002年1月8日的亲笔遗嘱:“我去世后,遗体根据医疗需要将有用器官取出来治病救人,其他部分火化;将骨灰撒进大海,为我多年提倡的‘蓝色农业’服务;我在家里和办公室的图书全部捐给我多年工作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一天距曾呈奎入党的日子,正好过去了22个年头。
今年1月26日,曾老逝世后第六天,他的骨灰已被撒进蔚蓝色的胶州湾。那天,张宜范是吃了安定药、含着救心丹才上船的。“当时我身体非常差,但我一定要送他,亲眼看着他回归大海。”
五个月来,与曾老相濡以沫50年的张宜范,内心的孤单与伤感可想而知。清晨,她还是按照习惯,为曾老准备好毛巾和漱口水;中午吃饭时,她会不由自主地在饭桌上多摆一双筷子,盛上曾老最爱吃的炒花生米;夜晚,曾老的音容笑貌会时常入梦,梦中她和曾老又唱起两人共同填词的歌儿……朦胧中醒来,伸手探时,床的另一半却空空如也。
五个月过去了,张宜范渐渐地从悲痛中走了出来。她说:“我答应过曾老要好好活着,不但照顾好自己,还要整理他的东西,帮他完成最后的心愿。今天,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仪式结束后,院士、学生以及曾老生前同事纷纷走过来,紧紧握住老人的手表示安慰。眼圈发红的张宜范十分坚强,她反过来安慰大家:“曾老健在时经常开会出差,一年到头总不在家;我一直觉得他没离开我,就像是去出差了,只是这次去得时间久……” 本报记者张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