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林刚
6月14日,青岛纺织总公司与香港集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意向书,决定本着相互信任、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原则,携手共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我市纺织企业的重组改造。业内人士认为,该意向书的签订,标志着青岛纺织行业的新一轮重组改造豁然
展开。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青岛纺织行业为重振雄风,从未间断地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改革,这些改革,从总体层面上看,主要表现在压锭、减员、增效;从企业层面上看,主要表现为以兼并、改制、退出等为主要内容的重组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根据记者掌握的数字,截至目前,在纺织总公司出资控股或有出资关系的55户企业中,已改制的企业达44家,占到总数的80%。以上数字表明,青岛纺织行业历经十几年的改革调整,已经收获了丰硕成果;但同时也表明,改革到了真正的攻坚时刻———披荆斩棘越是纵深,面对的难点问题越是令人头痛,不仅如此,纺织品市场极其激烈的竞争形势,以及国内纺织行业难以回避的贸易壁垒,都使青岛纺织行业深化改革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背景下,青岛纺织行业的新一轮重组改造要找到正确路径,就必须使出体现过人智慧的高招。记者了解到,在逾半年的时间里,纺织总公司延请国内纺织业权威专家组成专家组,并请市有关部门积极出谋划策。多方智慧碰撞的结果,是一个多方认同的最优方案———以做优做强1至2户棉纺企业为突破口,达到“资产调优、主业调精、产品调高、整体调强”的目的,具体做法可归结为两点,一是攀高枝,一是走高端。
所谓“攀高枝”,也就是靠大靠强。纺织总公司一些企业由于历史包袱沉重、设备陈旧老化、富余人员过多等原因,靠自身力量难以走出困境。因此,通过攀高枝,利用大公司在资金、渠道、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强势力量借势发展,成为现实而明智的选择。
据了解,香港集嘉国际是知名的国际化大公司,拥有先进的紧密纺和印染后整理设备技术以及较强的融资和资产运作能力。目前,该公司已通过控股或参股在我省济宁投资建设两个工业园,投资额分别为1亿美元和110亿港元,其中一个工业园的项目建设总规模为300万锭紧密纺、1000台无梭织机,2008年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20亿元,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紧密纺生产基地。纺织总公司负责人认为,通过攀上香港集嘉国际这样的“高枝”实施重组改造,可以逐步达到四个目标:消减老国有企业的债务和人员负担;对现有资产优化重组,改造或淘汰落后设备;引入外资、民资,提高企业技能和产能水平;转换经营机制,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竞争能力。
所谓“走高端”,就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生产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纺织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早已使强势纺织企业将发展壮大的重点,从强化劳动力成本和纺织品数量优势,转到提高科技水平、依靠技术创新来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上。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纺织总公司就将科技创新作为调整产品结构的利器,此后更提出“科技兴纺”的口号。2004年,纺织总公司的高新技术产值率达到36%,凤凰、海联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接近或达到100%,不但大大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强劲带动了产业升级。在此基础上,青岛纺织此次启动新一轮重组改造,重点之一就是通过靠大靠强,推动技术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从而在高端市场占得一席之地。在纺织总公司与香港集嘉国际签订的意向书中明确提出,双方将共同建设具有世界顶级水平的紧密纺生产企业,为全球高档服装生产企业提供优质面料配套。
不管是攀高枝还是走高端,青岛纺织行业新一轮重组改造的核心命题,仍然是通过改革调整,使整个行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早日拥有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