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5月5日,叶卡捷琳娜·日丹诺娃出生在苏联第一家庭。她的外祖父是约瑟夫·斯大林,父母分别是斯维特兰娜·阿丽卢耶娃和日丹诺夫,后者是斯大林最亲密的战友之子。但是“贵族”血统并没有保佑她躲过厄运之灾。
出身富贵命运多舛
卡佳(叶卡捷琳娜的昵称
)小时候上的是专门为特权阶层开设的学校,住的是豪宅,但她的童年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在她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苏联就开始了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运动,然后是舅舅瓦西里·雅科夫的神秘死亡,最后是母亲在1967年逃往国外。
17岁的叶卡捷琳娜把母亲的流亡视为叛国。但她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10年过后,她本人为了逃离无处不在的安全部门的监视、亲人的监护以及同事熟人令人厌烦的好奇心,千方百计要离开莫斯科,越远越好。
在苏联远东偏远的勘察加省,由于特立独行的个性,她逐渐变成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居者,由于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事们对她的态度变得越来越冷漠,而她的爱情生活更是令人唏嘘,短暂的婚姻以悲剧收尾。
从首都到乡村
1977年,叶卡捷琳娜随同地质考察组第一次来到偏远的勘察加科柳奇村,考察著名的欧亚大陆活火山。
在那里,她认识了一个颇具魅力的同行——科捷韦,这是一个人见人爱的男人,很快就赢得整个考察队的好感。这个外省的唐璜自然也征服了叶卡捷琳娜这位莫斯科女子的芳心。
嫁给科捷韦后,叶卡捷琳娜并没有改随夫姓,但却放弃了首都的生活,来到勘察加定居。她希望在这里能够最终摆脱掉斯大林外孙女的身份,只想做一回真正的叶卡捷琳娜·日丹诺娃。同事们把她看作是专家,而丈夫因为她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女人而爱她。但是,命中注定她的愿望无法实现。
婚姻生活注定不幸
一个熟悉科捷韦的同事回忆说:“科捷韦天生是个冒险家,他以为日丹诺娃会给他带来很多钱,而她却一无所有……科捷韦为了与叶卡捷琳娜结婚,抛弃了原来的家庭———妻子和两个孩子。他的前妻在村小学教德语,在科柳奇无人不知。很多人因此与科捷韦断绝了关系,日丹诺娃也尝尽了人们的白眼。”
据熟人介绍,科捷韦的前妻是个持家能手,每天把丈夫收拾得整整齐齐。而叶卡捷琳娜却根本不会做家务,母亲也不是那么有远见,早早教她学会洗衣做饭。科捷韦没有从这桩婚姻中得到想要的东西,于是开始酗酒。
1982年,女儿安娜的诞生让他暂时成熟起来。不久进行的一次体检给他当头一棒——肝硬化。在明白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之后,科捷韦变得抑郁寡欢,终于在1983年在自己家里用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同事们当时都以为,日丹诺娃会投奔罗斯托夫或者莫斯科的亲人,但她在这个无亲无故的村子里留了下来。单位分给她一所不大的房子,直到如今她仍住在里面。她决定把自己的余生献给女儿和火山。
足不出户与世隔绝
斯大林的重孙女安娜夫妇以及5岁的女儿薇卡现在单独住在离科柳奇不远的军队家属院里。她在函授学习会计学,她的丈夫是一名准尉。最初,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娶了斯大林的后人。他是后来从熟人那里了解到实情的。
叶卡捷琳娜至今仍在火山学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不过据同事介绍,她很少在办公室露面。她也基本足不出户,和邻居也从不交往,报纸更是连看都不看。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的记者假冒参观勘察加火山的游客硬着头皮到她家里做客,才有幸被接待。
据该报记者介绍,叶卡捷琳娜看上去身体不太好,非常消瘦,憔悴不堪。家里唯一的房间摆满了东倒西歪的家具。
拒绝见母亲
女主人给记者们放了火山的幻灯片,饶有兴致地谈起自己的工作。当话题转到母亲斯维特兰娜·阿丽卢耶娃身上时,日丹诺娃明显地变得非常激动:“她有自己的生活,我有自己的生活。我们家所有人都在工作,她决定走自己的路。我们建议她回俄罗斯。但她不愿意,这是她的事。”“妈妈”这个称呼在叶卡捷琳娜嘴里一次也没有听到。
阿丽卢耶娃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回过苏联一次,当时女儿拒绝与她见面,只是和她通了信。阿丽卢耶娃后来在《给孙女的书》中谈到这次通信:“信中是我熟悉的孩子字体,但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成年妇女怀着前所未闻的仇恨写道,她‘不原谅’,永远‘不会原谅’,而且‘不想原谅’。”叶卡捷琳娜也确实始终没有原谅自己的母亲。(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