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青岛新闻网 > 专题 > 时政类专题 > 党员先进性教育 > 青岛落实 > 正文
市农委坚持边整边改 解决“三农”问题建“满意工程”
青岛新闻网  2005-06-14 09:14:59 
 

  青岛新闻网2005年6月10日讯 市农委坚持边整边改,针对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和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一、破解农民增收难题。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继续加大支农力度。认真落实免征农业税、种粮直补、良种补贴、购买农
机具补贴等惠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重点发展蔬菜、果茶、花卉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具有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畜牧业,突出抓好奶牛、肉鸡、生猪、饲料、肉牛、肉羊等六大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观光农业,拓宽农民增收新路子;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9家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培育成带动能力更强、市场覆盖面更大的全国知名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到产业化经营的实惠;四是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会同劳动保障部门,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力争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以上,其中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以上。

  二、夯实农业发展基础。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建设农业"八大体系",打造农业现代化支撑平台。今年上半年,全力抓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新型种业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等八大体系编制工作。通过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产业化经营、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加快我市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二是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重点加强农田水利、林网道路建设和良种良法的配套,突出抓好20万亩核心区建设,力争今年实现水利化、良种化、道路林网化、机械化和销售合同化,达到"吨粮田"标准;三是建设青岛国际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农产品流通。加快工程进度,努力把展示交易中心建成宣传推介青岛和全省名优农产品、龙头企业的重要窗口。

  三、保障农民合法权益。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农民减负的监督管理。对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实行"百分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全面落实税费改革和减负政策,坚决杜绝向农民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行为;二是认真贯彻《农村土地承包法》。全面完成土地延包30年的任务,彻底调整"两田制",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三是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行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集中打击、重点打击和综合治理的方式,突出重点商品、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市场和重点违法行为等,深入开展农资打假护农行动;四是广泛宣传有关法律和政策。组织编印《时事政策学习手册》,发放到基层干部和农村党员。同时,公布咨询监督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主要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落实扶持政策。争取市财政专项资金6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用于扶持合作经济技术培训、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同时,在注册登记、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支持等方面实行多项优惠政策;二是利用典型带动。选择30家不同产业和类型的合作组织作为试点单位,进行重点培育和扶持,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三是加强规范引导。制定农村合作社示范章程,明确兴办条件、业务范围、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职能等,引导合作组织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发展轨道。

  五、强化为农服务能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和科技人员联系点制度。与村庄、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结成"联系对子",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深入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农资生产企业开展送科技、送政策下乡活动,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帮助农民优化结构、发展经济;三是加强青岛农经网建设。以服务农村群众为目的,重新调整版面,科学设置栏目,提高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不断满足大家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页面功能  小字】【 】【打印】【关闭

 
 ■ 站内检索

 ■ 精彩链接
青岛,扬帆2008
新视角看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