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读者吴先生给《生活》热线85858888来电,说他儿子上小学三年级,竟然不知屈原是何人,一会儿说是古代的皇帝,一会儿又说是唱歌的。吴先生为此很苦恼,他说:端午节难道只是为了吃粽子吗,我们的传统文化哪里去了? 记者调查
我们每一个
传统节日的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内涵,或美丽,如七夕;或哀伤,如清明。而端午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因爱国而悲情,是纪念为国而投水自尽的诗人;另一层则为节气上的,此时正值初夏,各类植物处于欣欣向荣时期,但雨水常常稀少,因此百姓要借此机会求雨,同时天气转热,要“除瘟去病”,挂艾蒿、赛龙舟、吃粽子等都有“辟邪”之意。因了这两层含义,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共称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 近几年,每个传统节日似乎都已变得“现代”,亦或说,传统的节日已被割裂,于是,与端午节有关的话题也就多了起来。
话题一:一切节日都有相应的仪式,端午节的仪式之一就是吃粽子,有人说,现在的端午节快变成了“粽子节”。
分析:一到端午节,花样翻新、种类繁多的粽子成了重头戏,人们把目光都转移到了粽子上,因此,端午节也是各商家上演“粽子战”之时。
近两年,粽子也走入了与月饼一样的怪圈,越来越奢华,也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可如果国粹只剩下“吃”,而文化和精神内涵却已丧失,那是不是我们的悲哀呢?
话题二:易被人忽略。
分析: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与农业生产有关。在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里,在忙碌、紧张、充满压力的生活中,传统节日被忽视似属正常。
话题三:与传统节日相比,“洋节”分量越来越重。
分析:自己的传统节日被冷落,却把别的国家的节日当作宝贝,这就是现在节日现状。其实不仅仅是传统节日,很多传统文化在国内也都受到了冷落,甚至渐渐消失。
因为传统,所以不时髦,因为不时髦,所以不受追捧。然而,“时髦”并不必然等于“先进”。如果对先进文化理解过于偏狭,就可能戕害传统当中有美感和历史意义的一面,进而对民族文化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记者观点
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现在,有人呼吁保护端午节,可怎样才能保护它呢?给不给法定节日并不重要,如果传统文化在现今没有一个理想性目标,没有超越现实的活力,只剩下满足大多数人胃口的粽子,即便放再多的假期,也挽救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衰亡。想让国人再去“爱”端午节,就必须重新赋予它以更新、更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内涵,使之成为国人的一个理想性目标。记者潘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