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钱卓本报通讯员吴德明 初夏时节的城阳大地,绿柳飘舞,充满着无限生机。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一个个“国字”品牌无不彰显出城阳区环境建设的巨大优势;山东省外贸出口第一区、省级精神文明先进区……一张
张“创新”品牌也都凸现出城阳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活力、魅力。 品牌是无形资产
品牌代表形象,是精美的城市名片。拥有品牌,就会拥有竞争优势,就会赢得更多机遇,就会实现更大发展。
城阳区现有市级以上名牌产品29个,总数居青岛各区市首位,包括中国驰名商标喜盈门,培育出了广源发、青特、喜盈门、青变4家山东省“百强民营企业”。
而城阳区委、区政府一班人对品牌的认识远不止于此:品牌不仅是企业产品的专称,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在政治、经济、社会各个层面都应树立起品牌。他们提出了“品牌是竞争力,是生产力,是无形资产”的新理念,力求品牌战略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开花结果,进一步增强全区的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一个“人人树品牌,全区上下创品牌”的浓厚氛围旋即形成,一场打造品牌城阳的战役迅速展开。
品牌创建是系统工程
创建品牌,关键在人。城阳区在品牌创建过程中,从基础工作、基层单位抓起,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抓起,特别是在“全民参与”上狠下功夫,通过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典型示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形成人人想、人人议、人人建言献策的创品牌氛围,把品牌战略不断推向深入。
以加快经济建设为重点,培育发展开放品牌、环境品牌、金融安全品牌、科技品牌。城阳区突出“五个体现”,实施建设外经贸强区战略,使落户的韩国企业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70%以上,成为韩国企业密集区;使全区外贸出口突破26亿美元,成为山东省外贸出口第一区。通过建设“硬、外、软、内”四大环境,打造青岛出口加工区、城市中心区、空港产业区、环海新材料工业团地四大板块,成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荣获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在山东省县市区政府中首家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成为鲁豫两省首个一级金融安全区的基础上,使全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实现利润均列青岛各区市首位。实施科技兴区战略,荣获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工作进步示范区,建成国家火炬计划青岛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以推进社会进步为目标,积极创建精神文明品牌、城阳人品牌、文化品牌、教育现代化品牌。他们大力弘扬城阳人精神,唱响区歌、践行誓言,呈现出城阳人良好的精神风貌,树立起城阳人良好的对外形象。
以建设高效政府为目标,着重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一流政务品牌。城阳区强化政府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提高政府部门为企业、为群众服务的水平,率先在部分党政机关中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26个区直单位已通过了这一认证。
品牌的磁场效应
品牌是凝聚力、吸引力、竞争力、生产力,能够形成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大量资本、项目、人才、技术快速集聚与释放。
城阳区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要对照先进找差距,以品牌为对照、为方向、为目标、为特色,激励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时刻体会到“解放思想无止境、创新无止境、创业无止境”,形成“品牌”效应、“磁场”效应。
对外开放品牌、科技品牌、金融安全品牌大放异彩。在对外开放上,有韩国、日本、美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商的投资,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26亿多美元;有1500多家外企星罗棋布于这片创业热土上,其中包括19家世界500强企业。全区高新技术企业(集团)达77家,实现年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45%,绝对值和增幅均列青岛市各区市第一位。有14家内外资金融机构落户城阳区,极大优化了这里的投资环境。
精神文明品牌、文化品牌香飘四方。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城阳区召开,向全市推广了城阳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青岛市第二届“大地欢歌”文化艺术节、青岛市第七届“联通情”农民电影节在城阳区举办,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城阳美高合唱团应邀到韩国仁川市南洞区友好演出,实现了城阳区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突破。
当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开始后,试点单位的投诉处理满意率、业务限时办结率均达95%以上,公开承诺服务兑现率达100%,群众满意率在90%以上。
当区法院的“心系百姓、情铸天平”,区检察院的“有限职能、无限服务”,实践着为民服务的宗旨……城阳区的政府部门正实现着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转变,树立起更加璀璨的政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