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丽艳 人民生活富裕,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结果。
1988年,莱西市后庄扶村办起了一个资产14万元、存养6000只蛋鸡的小型养殖场。而今,这家村办养鸡场已经发展成总资产6亿元、年出口创汇2200万美元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青
岛九联集团。随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变:全村80%以上的劳动力在企业务工,每人平均月收入1000元以上。除在校学生外,95%以上的村民是企业的股东。2003年底,全村群众分红收入800万元,人均3200元。劳者有工、居者有屋、难者有帮、老者有养、少者有教,曾经的理想在这里成为现实。 而这只是靠发展带动人民群众生活走向富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发展,群众收入水平迅速提高。2004年,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080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0.1%和12.1%,是1995年的两倍还多。在这些数字背后,是老百姓吃、穿、住、行、娱以及各个生活细节的提升。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发展,让人民品尝到了实实在在的富裕和快乐。
但我们远不满足。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杜世成多次强调指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要突出抓好富民经济,努力提高群众人均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那么,当前强调发展富民经济重在何为呢?市社科院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郭先登认为,富民经济是打造和谐社会的经济形态,主要有四个具体表现:一是确保提高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形成积累财富的源泉;二是确保整个社会处于充分的可持续发展状态;三是在整个城市发展过程中,充分解决就业、分配、居住等问题;四是最大程度地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特别是个私经济的充分发展。
学者的理论也许听起来有些抽象,但透过具体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特别是农民增收、民营经济、就业和保障等几个富民平台的建立和完善,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富民经济疾行的轨迹和走向。
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与城市居民相比,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更加迫切地需要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
市长助理、农委主任迟华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近年来,我市一直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着力构建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因此,我市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重点向“三农”倾斜,加大支持力度。去年,我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投入达到6.84亿元,增长28.6%。其中,减免农业税2.3亿元,人均减负41元;发放种粮农民直补资金4424万元,发放购买农机具补贴348万元,三者可拉动农民人均直接增收50多元。今年,市财政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安排支农资金9.5亿元,增长39%,力度和额度都开创了历史之最。其中,全部免征农业税1.95亿元,落实种粮直补资金6154万元,良种补贴1000万元,购买农机具补贴1000万元,四项可直接增加农民人均收入50多元。
同时,为有效解决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我市着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夯实农民增收基础。从2004年起,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拿出4000万元,连续3年共投入1.2亿元,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今年,我市将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新型种业体系、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等八大体系,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量安全、市场信息、产业化经营、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打造农业现代化的支撑平台。
此外,我市还将农民增收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民增收与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如通过积极推广“九联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将农民增收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农民增收与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相结合,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将农民增收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相结合,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将农民增收与加强科技信息服务相结合,提高农业综合产出效益。
民营经济:打造创业致富平台
自主创业,是广大人民群众致富的又一途径。
如何充分调动群众自主创业和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市通过实施外向带动、科技带动、产业集群带动、骨干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带动等六大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全市民营经济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00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9.7%,完成投资、工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额、税收分别占全市的29.3%、30%、57%、11.7%。民营经济发展为拉动居民收入增长和促进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经营性收入增长1.5倍,拉动家庭总收入1.7个百分点;农民从民营企业获得的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新增部分的4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98.2万人,比2001年增加17.2万人。去年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净增就业5.6万人,占城镇净增就业人数的60%以上,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1.2%。截止到今年4月份,全市2072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吸纳就业人员13万多人,带动农户33万多家,年户均增收1800多元,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依托。
但同时必须看到,与深圳、温州、苏州等南方城市相比,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还远远不够,尚存在诸多问题,如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上存在偏见;部分政策落实不到位,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民营企业自身创新能力不强,人才缺乏等等。
市经贸委主任刘伟在接受采访时说,下一步,将围绕民营经济规模、总量和品牌三个方面重点实现七大突破:一是在落实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二是在建立完善民营及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三是在民营及中小企业人才培训和企业融资上实现新突破;四是抓好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活动,在育强引大上实现新突破;五是在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扩张上实现新突破;六是在培育品牌推动民营企业大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上实现新突破;七是在建立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考核激励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创业谋生,创大业致富,创百年基业报国,这是民营企业家的历程。企业由小到大,带动群众由温饱到全面小康。为此,我们正在全力“爬坡”。
扩大就业与保障:强化富民“稳定器”
充分的就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民生活富裕、安乐的“稳定器”。
我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以目标责任、劳动力市场、管理服务、技能培训、政策扶持和社会保障六个子体系为支撑的促进就业体系,近年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鼓励政策,已连续3年就业增速大于失业增速。今年一季度,我市登记失业率(2.93%)降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低点,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70%以上,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达到了92%。
为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我市停止了向用人单位收取外来劳动力管理费和富余职工安置基金,取消了限制农民工就业的收费项目以及农民工总量调控、分类管理的限制,来青务工的农民持本人身份证即可在外来人员职业介绍中心求职,并可享受免费服务。
与此同时,我市大力构筑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了以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2004年,全市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缴费人数首次突破100万人。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广覆盖的改革目标。
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将以城乡统筹就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具有青岛特色的促进就业体系。力争每年新增城镇就业12-16万人,保持就业增速大于失业增速,登记失业率逐步下降的态势;对30多万有就业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力争在2-3年内全部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同时,完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和农工商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等等。
一切都在进行中。增收、创业、就业、保险……包括各级、各部门的富民工程已经启动。
这是一种既令人感觉压力,又难抑兴奋的状态。在推进富民经济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体现城市富裕、人民富足的数字的改变,能感知最普通人腰包鼓起来的快乐。而我们相信,这就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铿锵步履,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愉快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