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惊心动魄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利益与欲望以同样爆烈的形式呈现于我们的面前。精神的魅力和道德的力量在物欲面前大面积地溃败,代之而起的是“狼”哲学的勃兴,一己的利益成为唯一的追求。我们热衷于竞争,但却没有深谙竞争之道;我们学会了填补自己难以填补的欲壑,却忘却了与我们
并肩的竞争对手。 在这种情形下,这则寓言以罕见的力度及时唤醒了我们对竞争之道的再认识。作为一种策略与智慧,双赢的好处人人皆知。比如:让处于竞争格局中的两方(甚至各方)都满意地获取赢得之利,使各方互相提升、共同前进。然而最让我感到惊悚的是石匠的举动与精神:他处在与木匠竞争的格局中,二者本来就是暗争的对手,在木匠陷于危难之中后,他却能主动出计策:把承接木柱的石礅平面微微突起,补足了木头的短缺,使木匠因此得救。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的彰显,是美好的传统精神的表现,是仁爱与良知的要求与呼唤。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我们需要的正是这样一种“兼济他人”的情怀与精神,实际上,“兼济他人”、“对大家都有利”是弹性很大的哲学,在不违背、损伤自我利益的前提下,用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补救别人的短处,放到大处说,是牵引我们赖以生存和维系的格局的重要引力,进而,建立和谐社会的解码口也正在这里:协调好各个阶层和地域的利益,达到各方利益的“赢”。 有点激动地说了那么多,我还要重申一点:完美意义上的双赢不是出于技巧和策略的考虑,而是一种情怀,一种心系他者的良知,一种“奉献”意义上的温情。她让我们的竞争和生存变得激烈而没有硝烟的味道;让我们的竞争变得饱满、鲜活而充满张力;让我们在即便是充满了撕裂感的竞争格局中依然能够充满期待和安全感地前行。 主角为木匠与石匠的这则寓言,给了我们对自我的行为有所反思与批判的好机会;也许她来的也正是时候———在到处充满竞争,人心疲惫而浮躁的今天,它为我们的前行开辟了一条古老、崭新又极其重要的路径。在这个暴烈而顽劣的消费时代,它是古老哲学对我们一次及时的提醒。 郑宁波(青岛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三年级学生) 点评郑宁波认为,今年的作文题通过一个熟知而具体的话题的思考与再认识,达到反思与整合自我的价值观念、提升精神与道德素养的效果。从表面上看,“双赢的智慧”出发于处世策略、生活哲学;然而本题的良苦用心在于,它更着眼于“智慧”背后的合作原则、协调精神,进而达到双方的“和”与“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里,通过高考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唤醒我们对于双赢及其背后广阔的精神内核的复杂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