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主体】一名24岁的河南文学青年从高一时便放弃学业,醉心于写作,自费出了4本书。如今,7年过去了,已是省作协会员的他依然没能一炮走红。心急之下,他想出了征千万富姐圆文学梦的办法,在几家知名网站发布征婚广告(见6月7日《东方今报》)。 翻翻一部文学史,
似乎没有谁因为卖身富姐而成为文学大师的,倒是虽一生穷困潦倒但作品万世流芳的不乏其人。这名文学青年何以就不明白,再多的钞票,也堆砌不成一部文学经典。 同理,可以要求富姐携手一位青年共同迈进富翁俱乐部,但要让她打造一位文学大师,却是爱莫能助。否则,诺贝尔文学奖岂不早就由富姐们来主宰了? 如此浮躁心态,于文坛其实也早已司空见惯,然而,与其说这是文坛的常见病,又何尝不是一种怪异的社会现象?显然,如此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改,尽管总见闹腾得很热乎,但又有多少经得起咀嚼回味?更有多少经得起历史检验?或许,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名文学青年征富姐,确实值得我们反思。钱夙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