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傍晚6点,本报升学热线准时响起,短短一个多小时里,10多位考生、家长和来自市教科院普教所心理研究室副主任沈之菲沟通高考心理问题。
有趣的是,当晚打进电话的考生往往是重点中学学生,而且各方面准备较为充分,他们希望通过咨询考场心理调试小技巧帮助自
己对付可能出现的“考场意外”。而另一个拨打热线的主要群体———家长,则显得心神不宁,焦虑不安。对此,沈老师说,高考最后几天,拼的就是心态。
“要是他考不好怎么办?”
当晚打进电话的几个学生,一般和专家沟通几分钟也都接受意见了。家长占了大半,而且都是焦虑情绪远比考生严重的母亲,其中两位母亲抱着电话反复问几个问题,即使得到了回答仍然不太放心,沈老师说,妈妈这样焦虑的情绪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高考近在眼前,白女士发现儿子小仰的心情越来越烦躁不安。为了减轻他的压力,妈妈一面找报纸上有关高考的内容给他看,一面买来各种营养品为儿子打气。可是却不见效果,无计可施的妈妈打通了本报升学热线,一哭诉就是一刻钟。
沈老师的诊断结果却出乎白女士的意料:儿子的压力来源于妈妈。
小仰初中时总是全班第一,和很多学生一样,进了重点高中后他的“排位”变成了中等。但是小仰从来不补课,不请家教,平时还每天和同学打篮球,能保持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最近高考,他自觉“收骨头”,学习时间明显加长,甚至偶尔出现“看书看到头痛”。妈妈的心里万分焦急,一会儿督促儿子抓紧时间看书,一会儿又不敢说给孩子压力的话,只是默默无闻地帮他洗衣服,做夜宵……
“要是他考不好,叫我怎么办啊?”白女士简直要哭了。沈老师说:“作为家长,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千万不能在这个时候预测考试结果,尤其是预测坏的考试结果,因为这对考生的影响非常不好。”
对策:适当忽略孩子
首先,孩子需要什么,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父母可以主动地询问孩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其次,一些考生往往会把与考试有关的因素纳入注意的中心范围里,如父母的言行与期望、老师的态度等等,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注意越多,越会导致智能的分流,不利于孩子的复习。父母要适当地"忽略"他们,防止把孩子的注意力更多地拉到自己身上。最后,在紧张的考试期间,父母在这个时期的言语交流要注意技巧,应多使用鼓励性、建设性和轻松愉快的"减压"语言。
考场轻微焦虑随它去
“老师,我的孩子模拟考试的时候差点小便失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妈妈的话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但是经过仔细询问,沈老师发现所谓的小便失禁其实只是一下子突然想上洗手间,但因为学生正在考场里,他忍了一下也就过去了。沈老师告诉这位家长,这种情况很可能表明她的孩子当时处于紧张状态,但是尚未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这说明孩子非常在乎这场考试,家长和考生不必太担心。
“老师,我模拟考的时候抖腿抖得厉害,心里很紧张,我怕高考的时候也这样!”电话那头的小罗轻轻地向专家请教。
“你只在模拟考的时候抖过腿吗?”
“平时有的时候也抖,但很认真做题时不会感觉到。”
沈老师说,小罗的情况很多学生都会碰到,其实往往是遇到不会做的题,考生暂时陷入不知所措的紧张才会导致抖腿。但是沈老师表示,这种轻微的焦虑不会影响考试,所以不必把它们看得太严重,把小问题放大看,反而会出现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对策:停下一两分钟放松
为了帮助小罗调整状态,沈老师当场教了小罗一套想象放松法:闭上眼睛,慢慢放松呼吸,想象自己躺在辽阔的草原上,面对碧蓝的天空,周围一片宁静,微风拂过,送来淡淡青草香……草原和天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换成大海、夕阳、滑雪等。在考场上,如果你自己感觉非常紧张,不妨采用这种放松的方法,只需要1-2分钟,这美好的冥想就能让你头脑清醒很多。
“可是考试时间有限,哪里容许你遐想啊?”小罗很是不解。
“就是因为考场上时间有限,不能浪费在紧张上,才要通过这种方法来让自己清醒、集中注意力。”沈老师说,“不要吝啬这一两分钟的时间,它会在关键时候助你一臂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