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一年,怀揣大学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前后求职近百次无着落。在饱尝失业之苦的情况下,江苏镇江一位女大学生拿出自己的高中毕业证书去求职,竟被一家公司录用为文秘。(6月1日《北京娱乐信报》)
这样的一条新闻最容易引起两种解读:一种是大学生就业时应务实;一种是高中文凭比大学文凭更具
有竞争力。前一种解读属于正常,后一种解读却是误解。在笔者看来,“低文凭优势”只是个假象,其出现的原因不在于文凭的贬值,而在于择业错位和沟通偏差。
择业错位表现在求职方向的模糊。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的竞争力体现在正规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上,其求职方向自然应该与此有关。但这名扬州大学农林经济管理系的毕业生,却把就职的方向定在了超市业务员,房地产公司文秘,和玻璃制品厂文秘上,这不仅与其所学关系不大,而且确有大材小用之嫌。因此,她以大学文凭求职失败,原因不在于大学文凭的贬值或者大学文凭被轻视,而在于求与供双方的不符合。
沟通偏差表现在交流方面的不通。招聘方拒绝本科生做文秘的表面原因是,工作简单,高中毕业生就可以胜任;但谁不想自己的员工素质更高一些,学识更丰富一些呢?所以,真正的原因还在于待遇的差异。在招聘方看来,本科生的期望值肯定要比高中生高,要求的条件也会比高中生多,在同样胜任的情况下,他们自然会选择待遇更低一些的高中生。如果这名大学生能够理解被拒绝的真正原因,她只要说清楚自己的需求,通过沟通依然可以顺利地实现就业。
“低文凭优势”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情境中,不同个体身上,比较文凭高些有用,还是低些实在,并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但对于具体的一个人而言,多学些知识,多拿个文凭无疑更具有竞争力;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拥有高学历的人群越多无疑越进步、越文明。许多时候,“低文凭优势”和“高文凭劣势”都是一个假象,其原因只是择业错位、交流欠缺或者名不副实那么简单。
(作者:李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