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迅雷(杭州)
已经很久没有一项文化活动能这样牵引万众的目光了。5月31日《都市快报》报道说,从杭州赛区3.1万名“超级女声”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的50强首度齐聚,“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响彻西湖边。在全国各赛区同样火爆的“超级女声”比赛,我看进入中国2005年中国十大文化新闻几成定局。
“超级女声”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它就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是现代社会中文化生态多样性的一种体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是一个宽容开放、和谐活跃的社会在文化上的繁茂体现,比如不久前产生在成都的以美院学生为主体的41位裸身男女表演的行为艺术《@41》,就是文化生态的“热带雨林”中奇异的一株。与《@41》的曲高和寡不一样,“超级女声”是另一极,属于真正的大俗大雅。
“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都是需要瞩目并需要保护的。“超级女声”的火爆,背后隐藏着许多有意思的文化密码。“超级女声、想唱就唱”的口号,意含“人人都有机会”;而人人都可参与的“海选”与过关斩将的“竞争”,恰恰契合了现代社会最受欢迎的两大最基本的社会文化心理:机会均等和优胜者赢。其核心的文化密码就是“起点公平”,而这样的均等机会,在其他领域里是相对稀缺的。
对草根利益的尊重,也是“超级女声”的文化密码之一。“起点公平”和“机会均等”,从终极意义上说,就是对人的一种最大尊重。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向来是歌星的天堂。如今的“超级女声”,是对央视搞了多年的全国歌手电视大奖赛的一种消解,“超级女声”也是对持续火爆的KTV里老百姓自娱自乐的卡拉OK演唱的一种外化,变成了电视镜头里无伴奏的“另类卡拉OK”,尽管能露面的时间通常只有几十秒钟,虽然不“卡拉”,但绝对很“OK”。
杭州赛区进入50强的“女声”中,有位56岁的“女生”,这位曾一度不幸成为植物人、一根拐杖一直陪伴着的“超级女声”,尽管“舞蹈动作简单得像改良过的广播体操”,但她站在“超级女声”队伍中“努力做好每个动作”。这个感人的细节让我们明白,草根阶层受到尊重,尤其是受到文化层面的尊重之后,人性的光芒是如何闪烁的。
众人都表现得很百姓,自己上台怎么着也不尴尬,不怕被取笑,大家看了一起乐。这契合了“个体依附群体”这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密码。
对于今后来说,坚持通过程序正义来抵达实质正义,在竞选过程中组织者不营私、不舞弊,不让公众产生“是不是不公”的怀疑,是让“超级女声”葆有生命力的一个关键。思考“超级女声”的火爆与成功,我想起了哲人维特根斯坦的话。维特根斯坦晚年从对理想语言的向往,转向对日常语言的研究,认为语言就是语言游戏,而语言游戏就是一种生活形式。透过维特根斯坦的话,我们的电视媒体应该得到一个启示:从对“精英歌唱”的向往,转向对“草根唱歌”的尊重,是媒体贴近百姓实际生活的鲜活体现;“草根唱歌”,就是一种“唱歌游戏”,而这样的“唱歌游戏”,就是一种生活形式,一旦成为生活形式,那么其活力之强大,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