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儿搀扶着李锡来到市红十字会 |
72岁的李锡金享在艰难说服三个女儿后,昨终
于签下遗体捐献登记表
“当你的眼角膜长到别人的眼睛里,你就能继续看到五彩的世界;你的肝脏长进别人的身体,你还能继续闻到五谷杂粮的味道。何乐而不为呢?一把灰烧掉了,那才宣告你彻底离开了。”
———李锡金享
延续生命
“别人使用了我的眼角膜,就等于延续了我的生命,让我可以继续看大海……”昨天上午,72岁的李锡 蹒跚着走进市红十字会办公室,因为小脑、肌肉萎缩,他的双手不停地哆嗦,还是坚持在登记表上签下名字,成为岛城第500名登记遗体捐献的市民。
我要捐遗体 感恩那句话我印在心底
5年前的一天,李锡从电视上看到眼角膜捐献的画面,主人公的话深深地印在他的心底:“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你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受着别人的帮助,比如头发是理发店的师傅理的、粮食是农民兄弟辛苦种出来的。一想到人之将死,我突然感觉很留恋这个世界,遗体捐献可以让我继续留在这里。”从那以后,李锡对遗体捐献有了自己的看法:不仅延续别人的生命,还延续自己的生命。
“我的心愿终于完成了。”填写遗体捐献登记表时,李锡脸上一直挂着微笑,还不时跟在场的人开着玩笑,“我要多锻炼身体,保养好身上的零件,去世后才能有更大用处。”
5年前,李锡说出自己捐遗体的想法时,71岁的老伴很快同意了。但李锡的想法遭到3个女儿的一致反对,“捐献遗体?那怎么行,我们当女儿的脸往哪里搁啊。”昨天,大女儿李宏伟陪老人一起来登记,她对记者说,5年前,捐献遗体确实很难让人接受,如果让别人知道,儿女们也担心落下“不孝”的骂名。
那么,老人是怎样让女儿转过弯来的?李锡笑着向记者回忆起5年“谈判史”。
第一步 灌输教育 时刻念叨着捐遗体
“我当时就琢磨着这事得慢慢来,先得让他们了解遗体捐献。”遭到家人的一致反对后,李锡开始不断给家人“洗脑”,时不时在家提起此事,念叨遗体捐献的好处。一段时间以后,再听到“遗体捐献”这个词,家人已经不再显出惊讶。李锡每次遇到媒体上有关遗体捐献的报道,就收集起来给家人看。
“不断变老的父亲每次说起这事,都充满热情,有时我心里有些感动,也知道遗体捐献是好事,但让自己的父亲做这事,我们心里总觉得别扭。”
第二步 温情感动 生日宴上许下心愿
在老人不断“灌输”下,全家人对捐献遗体了解越来越多,李锡再说起这件事时,女儿们不再直接说“不”,而是不吭声、不表态。“我知道,她们心里还是不愿意,但态度比以前好多了,这事有门。”李锡随后打出“温情牌”,在自己的生日时,一家人聚在一起,他就说:“我还有个心愿未了,是什么你们都清楚,希望你们答应我,就算不吃蛋糕也行。”女儿们赶紧拿别的事岔开话题,但父亲追问得紧了,女儿们就敷衍着说出:“好,随你。”
第三步 严词威吓 “不同意就是不孝”
但生日过后,李锡再提起这事时,女儿们又不吭声了。“我一看,这也不行啊,总不能一直拖着。特别是今年,我的病更重了,必须尽快登记。”几个月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向女儿们下了最后“通牒”,老人虎着脸说:“你们都知道我的脾气,说出的话就必须算数。我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差,惟一的愿望就是将遗体捐献出去,你们要是孝顺我就答应,否则就是不孝!”听完这话,女儿们愣住了,李宏伟对记者说:“其实,我心里早已接受了这件事,知道父亲认准的事,我们改不了。只是看着老人身体好,不愿和他谈这些。既然父亲这么说了,我们就答应了。”
尊严地奉献
“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冰冷,但我们会善待这份爱心,很有尊严地处理捐献的遗体。”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于青说,进行医疗教学或科研项目前,现场人员都会集体鞠躬、默哀。科研项目结束后,接收单位将及时火化捐献者的遗体,骨灰送还给家属。如果家属不要,接收单位会把骨灰抛撒进大海,让捐献者永眠在美丽的大海中。此外,去年4月1日,市红十字会在福宁园建成了奉献林,让后人永记这些爱心市民。
据介绍,目前岛城有3家遗体接收单位———市立医院、青大医学院和市卫校,市民登记时可以自愿选择自己的最终去处。市立医院主要实施器官移植,其余两家则用来医学科研和教学,但到目前为止,岛城尚未实施一例器官移植。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于青介绍,李锡 是岛城遗体捐献的第500名登记者,目前有34人实施了遗体捐献。于青说,市红十字会也偶尔遇到过登记者去世过,家人“变卦”的情况,“这样他们办理撤销登记就可以,遗体捐献是完全自愿的,我们充分尊重每个家庭的选择。”(记者
聂向锋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