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大众与一汽合作的新发动机厂“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
出人意料的是,该合资公司的名称把大众列在了前面,一汽紧随其后,除了大众所占股份较多之外———大众中国占60%股份,一汽集团占40%股份,也标志着其经营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大众集团副总裁魏智博称,
该发动机厂建成后,将同时向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供货,还将向国外出口。他特别强调,该厂生产的发动机将是未来两个企业整车的重要资源。
此前,两个“大众”各有自己的零部件配套体系,资源共享是“没门儿”的事。大众更是信奉一条真理:“自己与自己竞争总比把机会让给对手要好。”直到它的合作者又有了新的合作伙伴,大众才明白了“和能生财”的道理。当它试图去解决历史问题的时候,却发现两个“大众”不同的企业文化已经形成,事情突然变得有些棘手。
大众在中国叱咤风云的那几年,由于占有近一半的市场份额,可以无视两个“大众”分而治之造成的资源浪费,轻松获取几倍于其在世界其他市场的利润。更何况,它的两个合作伙伴财大气粗,很容易建立自己的零部件配套工厂和强势的经销网络。更重要的是,由于两个“大众”都有自己的畅销产品,捷达和桑塔纳常年不衰,大众更希望两个合资厂相互竞争。在那个“垄断”时代,资源的浪费与其庞大的利润体系相比,确实是微不足道的。
为了在中国保持较高的利润,大众更乐于向中国出口零部件,而不是通过本地生产来降低成本。统计数据显示,大众每年向中国出口零部件获得的利润占其在中国总利润的30%以上。但是去年,由于欧元升值的原因,大众并未在零部件出口上获得多少好处,反而由于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其市场份额急剧下滑。今年第一季度,大众在中国出现1700万欧元的亏损,其市场份额跌到了18%左右。2003年,其在中国的利润为1.06亿欧元,2004年则下降了一半以上。
事实上,大众在中国市场上一直不遗余力。PQ35平台投入使用不久,大众就踌躇满志地将该平台的新车型拿到中国市场上来,但开迪和途安的售价仍然被认为是“高了那么一点点”,大众甚至被视为“反思不彻底”的典型。与韩日企业相比,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让其彻底丧失了价格优势。
发动机厂的建立被视为大众成本战的重要一环。在中国,大众的零部件采购成本已占到其60%~80%的经营成本,与欧美市场相比,要高出40%~50%。由于两个企业绝大部分车型的关键零部件必须依靠进口,大众的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介绍,每100欧元的CKD进口零部件,如果在国内制造就能够省30欧元。
一汽集团总经理竺延风告诉记者,大连发动机厂总投资额为1.5亿欧元,从事发动机零部件的生产以及发动机组装,原材料主要在中国采购,计划2007年一期工程达到年产15万台发动机,2010年达到30万台。第一阶段国产化率将达到70%,今后要达到90%。
魏智博称,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大众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市场,大众将继续加大在中国技术及产能的投入,而发动机厂是大众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目前大众在中国的产能还远远不够,建立新发动机项目是十分必要的。今后,两个合资企业还将和大众一起进入集团的零部件全球采购系统。
据知情人士称,大众与上汽集团合作的上海发动机厂在2003年就已经奠基,将比大连发动机厂提前投入使用。两个发动机厂分工明确,其中一个将生产3.0升以下的高排量发动机,其中包括奥迪正在开发的新发动机;另一个将生产1.0~2.0升的低排量发动机。
“我们将在大连生产的是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它在油耗、环保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都能满足顾客对动力和行驶性能的最高要求。”魏智博告诉记者。据知情人士称,奥迪正在开发的新发动机很可能将在大连发动机厂投入生产,这将使奥迪在与宝马、奔驰等高档车的竞争中处于成本优势地位;而上海发动机厂将生产配套PQ35平台的发动机,上汽和一汽将分享该平台下的A级车产品。
此外,大众还将与两个合资企业联合,实现大批量零部件采购,共享绝大部分零部件。2003年初,大众已与上汽、一汽共同在上海建立了变速器厂。另据了解,由于上海大众斯柯达和一汽大众高尔夫的A级车属于同一平台,二者的零部件也将实现共享,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利用。
由于成本过高,仅汇率一项,大众去年在中国就损失了20亿元人民币,发动机、底盘等核心零部件在中国生产,正是为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物流运输成本的需要。
此外,将发动机厂分别建在大连和上海,也是为了借助大连港和上海港得天独厚的海运优势,方便发动机出口海外。大众中国高级经理叶文称,从物流的角度上讲,大连的发动机要想运往上汽,可直接通过大连港海运至上海港,而上海的发动机要想供应一汽,则需要经大连港中转,通过火车或卡车运往长春。据记者了解,大连开发区距大连港只有30公里,附近还建有轻轨;距沈大高速公路只有7公里,与东北铁路网和华北铁路网相连,交通相当便利。
大众首席财务官潘师称,大众将不改变其既定目标,计划于今年削减31亿欧元的成本。2005年对于大众来说,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年份,大众不但要勒紧裤腰带细算成本账,还要谨慎调整自己的价格策略,不给对手以先机。要想在中国恢复元气,大众还有很多路要走。
本报记者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