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当中有医生、高级教师、成功企业家、老书记、机械师……,可出于对歌剧的喜爱,他们心甘情愿地做起了一名没有任何报酬的业余演员;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既不图名,更不图利,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在为生命的本质做新的诠释;
他们的平均年龄接近60岁,他患有胃癌,他得了糖尿病,他等着做肠道手术……,可一旦上了舞台,就像群找到了快乐源泉的孩子,脆弱的生命也仿佛变得坚韧而挺拔;……
昨日,记者来到了鞍山路40号的“排练场”,走近了这群快乐的可敬的老人。
现场:排练正在进行
经典的蓝旗袍、红毛衫,熟悉的场景——“绣红旗”……在“渣滓洞集中营”,面对叛徒“甫志高”,受尽了酷刑的“江姐”正气凛然!……
“好!大家休息一下,下一幕,‘华子良’准备。”导演韩明新的话音刚落,剧组的“服装设计师”延龙生赶紧凑到“江姐”蔡秀珊跟前,用别针把旗袍下摆稍显宽大的地方别住,一旁,“双枪老太婆”李崧早已准备好了茶水。
“我们这群人中最大的已72岁了,最小的也有48岁,可从他们举手抬足间的表情、动作来看,丝毫不比年轻人逊色。”谈起这帮老伙伴,导演韩明新赞不绝口,“我们二十多位演员,没有一个受过专业表演训练,可我们演的歌剧《江姐》却丝毫不比专业剧团差!”
缘起:声乐研究室
剧组创始人、导演、“沈养斋”的扮演者韩明新,一个让剧组所有成员都尊敬、喜爱的老人,正是有了他,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们才找到了精神寄托,《江姐》仿佛也有了“灵魂”。三十年前,还在一家歌舞团工作的韩明新第一次参加了歌剧《江姐》的演出,扮演“蓝洪顺”,不料这一唱,他竟深深地迷恋上了这出剧目,直到如今。
退休后,韩明新办起了一家声乐研究室,教起了学生,可老人总觉得缺点什么,一个偶然的机会,韩明新通过朋友,弄来了99年版歌剧《江姐》的光盘,熟悉的旋律让他再也坐不住了,于是,韩明新精心制作了剧本,与自己的6名学生成立了一个小剧组,哪知,一传十,十传百,市北合唱团的来了,职工合唱团的来了,老朋友艺术团的也来了……去年10月,这个由爱好歌剧的老人们自发组织的《江姐》剧组正式开始排练,由于没有经费,韩明新的声乐研究室也就成了排练场。
服装:一针一线大家凑
说起这个“白手起家”的剧组,演员们开起了玩笑:“一穷二白”。由于没有道具,演员们便从家里拿来了木板,“偷偷”去工地捡来了毡布,若实在不够用了就爬墙上屋,拆了自家的顶棚;没有服装,演员们就自己掏钱扯来布料,搬来了缝纫机和压边机,由曾在服装设计院工作的延龙生带头,没日没夜大家一起做……一个多月后,五十余套各式戏服终于“出炉”了。
没有资金,排练场地就成了大问题。于是,20多个演员就“挤”在韩明新60余平方米的声乐研究室里,中午,自己动手做饭。“我们每个人哪,都一专多能!”剧组里的公认的“帅老头”欧阳新华数着手指头:“像我,一个人六个角色,小贩、游击队员、警察、行刑队、打手、特务,好的坏的一锅端。”
“知道这台空调是怎么来的吗?”指着屋角的立式空调,“杨二嫂”赵爱民说,去年年底,天特别冷,看到演员们冻得直哆嗦,心疼不已的韩导演花了5000块钱买来了这台空调,“知道这钱是从哪来的吗?这可是韩导演的妻子给他看胃癌的钱啊!”众人无语。
“学做戏,更学做人。”就是在这种清苦的环境下,半年多来,《江姐》已经成功地进行了没有任何物质回报的四场演出,场场爆满。“其实,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社会团体来支持我们,我们也希望有更好的条件去实现我们的梦想,但是对于我们演员来讲,观众注目的眼神、热烈的掌声就是最大的回报,是无价的精神财富!”
如果你愿意为这群快乐的老人无偿提供排练场地,愿意为实现他们的梦想再伸一把手,请拨打82779632,与本报记者联系;如果有单位愿意组织职工观看老人们的演出,请联系好演出场地,并与老人联系,他们将无偿演出。(记者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