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要有感动
“我觉得用我们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动今天的孩子们,是我们的梦想也是理想。因为一个儿童作家应该承担一种历史的使命,那就是承接过去,也是积蓄力量抵达未来的一个过程。”秦文君的开场白毫不避讳地将自己“文以载道”的理想表现了出来。
&n
bsp; 许多儿童文学作品能吸引孩子,因为有趣。但在秦文君的视野里,有趣只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要求。“孩子们对这个作品感兴趣,首先是认为它有趣。但是孩子们不知道,如果一个作家仅仅给了孩子有趣是不够的,因为支撑一部作品能够长久地感动人,能够给人以一种真正启发的,还是那些有趣背后的东西。”而这种背后的东西,秦文君的定义就是:感动,是对他内心深处的很多东西的触动。
无疑,感动今天的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一点秦文君也承认,在她看来,新的媒介技术发展的迅猛是最重要的原因。“以电视为代表的新媒介的门槛非常低,让孩子容易接受。从接受的角度上虽然说是退化和被动的接受,但是它很容易打动人。而现在的父母,很多也把电视机作为孩子的保姆。一旦孩子对新媒介产生深深的依赖后,他对阅读这种有难度的活动就产生了一定的排斥,甚至敌意。因为阅读具有文字赋予的理性和特点,它的门槛比较高,可能要经过一定的培养和引导。因为文学提供的符号意义是具有理性的,提供情感的历练,提供经验,提供精神,提供巨大的美感,提供各种内涵。所以在接受上是有一些难度的。”当代孩子们的缺失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校园做阅读推广,让秦文君接触到了很多孩子,这些孩子们口语表达上的缺失让秦文君震惊。“现在的孩子讲话,不断地讲开心死了,后悔死了,烦死了,等等,全部是用最简单的语言来表达他们想表达的东西。”
秦文君不无忧虑地认为,口语表达的缺失不仅是词汇量的减少,语言驾驭能力的退化,这还会造成心智的缺失,沟通上的缺失。她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的读者来信也能看出,虽然小读者们表达的内容相差不多,但表达的形式却不一样。“简单地说就是表达越来越直接,越来越简单。现在的小孩子表达都有模式化,他们以明星的感觉或者主持的感觉,告诉你我的网名是什么,血型是什么。对情感也受了成人化的影响,坦率到了惊人的地步。”
但孩子的内心,总是纯洁的、向善的,这也是秦文君所坚持认为的。在她的作品《女生贾梅》里有一个细节:妹妹被人欺负了,很多人告诉她说你应该叫你哥哥帮你报仇。但妹妹最终没有告诉哥哥,她觉得如果哥哥去的话,又会被那些人欺负。秦文君说,在写这个细节的时候她没有感到太在意,但令她没想到的是,很多孩子对这一点特别感动。孩子们在给她的信中认为这是一声叹息,觉得这个东西写了他们在校园里面的无奈或者是内心的一些东西。由此,秦文君总结出:实际上孩子们是向善的,人与人存在同情关爱,像一根蜡烛一样存在于孩子的心里,如果不去点亮的话,就会灭掉。点亮的话,内心的东西就得到深化。她强调:“我们不是从外面强加给孩子什么,而是人内心本来存在的美好被唤起了。”让孩子们阅读
今天孩子们的世界丰富多彩,他们的选择也不再单一,除了阅读外,他们有多种多样的替代选择。但在秦文君看来,阅读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一个爱好,这也是一种必需。“孩子能够亲近阅读的话,对民族的感情会越来越深厚,也会通过这种阅读独特的方式获得非常微妙的精神上和心智上的沉淀。”
她认为,如果一个孩子跟好书失之交臂而只能接受新媒介的话,肯定会有所缺失。阅读也分层次,秦文君喜欢把阅读比喻成一个车站,“有的孩子走过这个车站根本进不去;有的进去以后搭乘了错误的车,只会到很近的地方下,看不到好的风景;可要是有好的方式鼓励,甚至引导他们,孩子们就能看到文学中最美妙的风景,就会产生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产生感情。”
谈到她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也就阅读推广,秦文君认为她现在感到最紧迫的就是阅读的启蒙。“早期阅读很重要,先入为主么。阅读的接受也像一个窗口,如果不好的东西占据了以后,再大再完整的,就放不下去了。”
秦文君说:“对一个作家来讲,我的书送到孩子手里不是成功。孩子读了以后受到感动,视野更开阔了,心灵更丰富了,我们的书才完成了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