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连岳(专栏作家)
我要邀一下功,在我的苦苦哀求之下,余秋雨先生答应继续写作了。
2004年10月份,我在本版发表了《求余秋雨继续写作》,看来见效了。余秋雨近来否认了他“封笔”的说法。据5月26日新京报文娱评论员涂志刚的文章透露,余秋雨在一新书发
布会上对于“封笔”说有这
样的回应:“我为什么要封笔,我几时对谁说过要封笔或者退出文化圈?这谣造得真是可笑,如同现在许多盗我的名出版的黄色小说,你能说只要封面印上我的名字,那小说就一定是我写的了?”——余秋雨先生返回文化界的心太急了一点,对我们国家的出版事业做了不太正确的估量,“黄色小说”无论印上谁的名字,在我们这儿都是出版不了的。
涂志刚评论员很认真地找了“封笔”的出处:2004年7月22日的《南方周末》,余秋雨表示:“如今,《借我一生》写完,心愿已了。等把四卷本学术文集修订完,我再没什么遗憾了。我将闭门搁笔,彻底告别中国文化界。”文章的末尾还注明“本文经余秋雨审订”。
一年都还不到的事情就忘光了,“文革”的事情就更不可能记得清楚了。所以那些老拿余先生加入“写作帮子”说事的人,要体谅一下他的记忆力。
其实不必这么较真,余秋雨回到文化界就好了。乔丹当年还闹退役,把NBA搞得六神无主,他回来以后,又拿了三个总冠军。大人物说告别、宣布退出,都不能太抠字眼,难道我们要用“封笔”憋死余先生的写作欲望不成?余先生继续写他的“大散文”,那能抚慰许多追随者的心灵;或者,他为了追随者的肉体,要写正版的黄色小说?——这可不行,我们有纪律。
让人高兴的是,余先生蛰伏了一段时间,力量一点都不消退,他如此论断他的批评者:“在我看来,他们生活还十分贫穷,靠写点骂我的文章以挣得养家糊口的费用,完全可以理解。”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人文关怀,也可以理解余先生为什么要在文化界跳进跳出,这样可以制造新闻,养活许多人家。这就像明星闹绯闻,是在帮助狗仔队完成工作任务。
当然,余秋雨先生的地位比明星们高得多,我的意思是说,只有受关注的重要人物,才有资格把自己的“写与不写”当成重大宣誓,让读者们震惊、悲伤。这是阔佬们扒分挣名声的办法,完全可以理解。就像死穷鬼们靠骂余秋雨赚钱一下。富人与穷人的游戏规则是不同的,但目的相同,大家要互相理解。
最后,我要声明一下,我从来都是写文章捧余秋雨先生的,这说明,我的生活十分富裕了。千万不要把我当穷人呀,太丢脸了,你可以把我当言而无信的人,翻脸不认账的人、向公众撒娇的“大人物”,就是不能把我想成穷人,那样的话,我怎么见人呢?我要向余秋雨先生学习,不封笔,当富人;不仅自己白白胖胖,还能顺便养活几个穷批评家。
(责编:幽山)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