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欧盟宪法条约》全民公决29日在法国举行,欧洲乃至世界聚焦法国。
《欧盟宪法条约》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里程碑,这部“根本大法”将直接规范欧盟未来的政治、安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走向。法国是欧盟中的大国,是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设
计者和推动者,它和德国一道被视为欧盟的“发动机”。但是,在全民公决之前,欧盟宪法在法国引起了历史罕见的激烈辩论,连续10多次的民意测验显示,法国反对宪法的势力仍占上风。由于法国的重要性、法国全民公决结果的悬念、公决结果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刻影响这几大因素,这次公决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是”与“不”缘何意义重大
分析人士指出,法国公决结果的直接效应将是对这部宪法的前途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在法国之前,已有9个国家批准了宪法。法国之后,荷兰紧接着将于6月1日对宪法进行全民公决。最近荷兰国内的多次民意测验显示,反对宪法的人占上风。欧盟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法国和荷兰是欧共体6个创始国中的两个,如果在重大“悬念”之后它们说“是”,将对其他国家的批准进程产生“鼓舞”效应;如果说“不”,将在欧盟内部产生一定的“信任危机”,也可能引发有关这部宪法的各种新辩论。英国被认为是欧盟国家中有着“最多疑欧派选民”的国家,它曾表示计划于明年举行关于欧盟宪法的全民公决,但前提是这部宪法能在其他欧盟国家得到顺利批准。因此,法国公决结果在某些欧盟国家产生的连锁效应不言而喻。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阿尔穆尼亚最近说,法国说“不”将对欧盟国家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冲击,因为这将产生一种“政治上不确定的氛围”,使经济改革更加困难。最近对欧洲货币分析人士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法国说“不”将可能进一步“削弱”欧元。自3月中旬法国民意测验显示反对宪法一方占上风后,在国际市场上,欧元对美元汇率已下滑约5%。
此外,如果欧盟宪法批准受挫,将可能影响欧盟对东欧新成员国的发展援助,也可能使新候选国的入盟谈判面临新障碍,总体上不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法国《解放报》周末版就全民公决宣称:“欧洲命运攸关。”正因如此,法国和欧盟的当政者都不遗余力地加强宣传、解疑释惑,努力在最后一刻扭转局面。
他们为何说“是”或“不”
归结起来,在法国,关于欧盟宪法的正反两方分别举出了各自的理由。
支持宪法一方的理由是:宪法将增强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强化欧盟共同的外交和防务政策;它通过设定社会目标强化欧盟的社会政策,有利于就业和男女平等;它会加强法国在欧盟内的投票权重;它取代现有决策机制,使欧盟在扩大后决策更为便利;目前的宪法条约是长期谈判后最好的妥协。
但是,反对一方则认为:欧盟宪法推行“极端自由的”经济模式,将市场化利益置于社会关怀之前,因此
需要经过“重新谈判”产生“更好的”、强调社会关怀的宪法;目前的宪法将使欧盟领导层将拥有更多的权力,法国在欧盟内的影响将下降;它为一些穷国和不同宗教的国家加入欧盟开了方便之门。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民意测验中反对派占上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法国当今社会深层次的问题:面对全球化大潮,不少法国人实际上抱有忧虑,担心失去福利社会的各种好处,担心快速推进的欧洲一体化会引入激烈的竞争机制。因此,德国外长菲舍尔等欧洲政要近日在巴黎重申,“没有法国就没有欧洲”,建设一个强大的欧洲,也是为了建设一个强大而繁荣的法国。他们甚至呼吁,请不要因为对法国经济和内政不满而“用脚踹欧洲”。
“一道坎”与大趋势
面对法国的全民公决,欧洲一体化进程无疑遇到了“一道坎”。但分析人士指出,就欧洲总体而言,一体化进程从来都不是在一帆风顺中发展的,而且也不会因挫折而停止推进。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也经历过几道“坎”,但最终通过努力克服了障碍,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财富。1992年,丹麦在全民公决中拒绝了旨在使欧共体转变为欧盟、实现统一货币和制定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经政府与欧盟的谈判与协调,丹麦选民在次年的第二次全民公决中通过了《马约》。在欧盟决策方面,1996年,因“疯牛病”暴发,欧盟对英国牛肉实施禁令,当时的梅杰政府宣布伦敦将以“不合作政策”阻止欧盟决策。但是,布莱尔政府上台后采取了与欧盟伙伴更为合作的举措,双方关系出现转变。2001年,爱尔兰选民因担心从欧盟得到的补贴被削弱,拒绝了欧盟推进扩大的《尼斯条约》,经过协商,爱尔兰得到了有利其自身利益的保证,选民于次年的第二次全民公决批准了这一条约。
法国处于“是”与“不”的十字路口。迈过这一道“坎”,欧盟宪法批准之路将更为顺畅。但是,欧盟委员会负责企业和工业事务的副主席费尔霍伊根也说出了许许多多欧洲选民的心声:即使法国公决结果不尽如人意,这也绝不意味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中止。新华社记者齐紫剑(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