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路37号德占时代的亨利王子街侯爵庭院饭店(今市南区公安分局)被先期列入市政府拨款的老房子维修计划,而其原有塔楼顶端华盖已缺失,因颜色不明而暂缓施工修复,我们看到了“修旧如旧”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态度。 笔者本人收藏的彩色照片资料显示,此塔顶是墨绿色,因年
深日久,风雨侵蚀而略呈黑色。值得注意的是,位于广西路、浙江路交界处的这一塔顶,与相邻的广西路、安徽路交界处(原德国理发厅)的塔顶(今亦不存),造型虽不相同,却具有异曲同工的美妙效果。它们的塔楼都作为本建筑的中轴,面向转角处;塔顶也是同一颜色,遥相呼应,互为犄角,衬托着浓妆重彩的医药商店(“红房子”)雄踞其中。尽管它们的建造年代不同,显然都考虑到相邻关系,从而在1910年前后构成了路北一段欧陆风情的街景,富有音乐元素,是不可多得的完美组合。 塔楼(towerplatform),起源于欧洲中世纪古堡,原是用来瞭望御敌、投掷擂石沸汤、施放箭矢的,后演化为一种建筑装饰,被建筑师广泛采用,在民居设计中引用哥特教堂和古堡的建筑形式、部件,形成新的建筑特色。至于塔楼顶端的华盖多漆成墨绿色,恐怕也与军事有关。军服和头盔也是墨绿色的,而且君主和达官贵族莫不以武力起家,墨绿色的塔顶华盖也是炫耀武力、驱邪避祸的镇宅之宝,类似中式建筑的“泰山石敢当”。史载,奥匈帝国所建的教堂尖塔上均有皇冠的装饰,以强调王位和政权,就是这个意思。青岛的欧式建筑由于历史源流不同,有别于上海、天津、大连等沿海城市而独树一帜,塔楼便是主要特色之一。但因保存不易,如海洋大学主楼等处的塔顶皆已缺失,致使这一特色缺乏完整。不过国外的塔顶不是铁皮的,而是铅皮的,一般风力难以掀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