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景山学校 吴怡婷/摄
今年3月份,海口市某校组织高一学生参观殡仪馆,在模拟演示中了解尸体火化过程。“死亡教育”以这种方式突然展现,引
发了全国范围的热烈讨论。数据显示,中国15岁至34岁人群死亡第一位原因是自杀,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性教育”已经日趋普及,“死亡教育”何时才能名正言顺地走近青少年?国外的“死亡教育”已经相当成熟,在中国,可采用的教育形式是什么呢?
一次“变态”的班会?
3月31日下午,海口景山学校高一(6)班班主任张婧老师,带着全体同学来到海口市殡仪馆。
同学们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气氛凝重,静听工人讲解并演示了遗体是如何火化成一堆青灰的。
这次班会被当地媒体报道出来,新华网、中新网、搜狐等国内几十家网站纷纷转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央视论坛节目很快对张婧老师进行了采访,于4月4日晚作为头条评论播出。这个班级“一夜成名”。
热烈的讨论随即展开,媒体的评论文章也不胜枚举。
一些反对者的言辞激烈,且看:“班会开到火葬场,会让孩子们觉得‘死亡教育’就是面对冷冰冰的尸体。一部分孩子过于熟悉死亡后的程序,说不定会生出人生无趣的想法。我快读高中的孩子听到这消息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举动很‘变态’,有这种想法的老师真‘幼稚’。”“学生们看到的是冰冷的尸体,哀号的生者,是神秘的丧具和繁琐葬仪。学生获得的恐怕不仅是珍惜生命的感悟,还有毛骨悚然的惊恐。”“愚昧之至。真是吃饱了撑的,学校是怎么想的。领着学生看点什么不好,看死尸!”
“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
“很多人误解了。学生看的是火化过程的演示,并没有真正的尸体。”接受采访时,张婧,这位投身教育十几年的老师忧心忡忡:“我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常听说孩子不理解父母,自私,遇到挫折自暴自弃等。”“有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生命,和同学发生矛盾后纠结打架,不顾后果。一些孩子人格心理尚不健全,感情脆弱,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甚至自杀。”
张老师所忧虑的,已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资料显示,自杀高居中国15-34岁人群死因第一位,青少年自杀呈明显低龄化趋势,近年来,许多事例让人触目惊心。2001年11月,新疆某中学初三4名少女因名次靠后怕家长责骂,喝老鼠药自杀。2005年3月,青岛市一初三女孩被父亲批评玩电脑游戏,喝农药死亡。再看海南的报道:《海口一女中学生失恋竟两度寻死》《班长职务被撤换
13岁男孩喝农药自杀》《向父母要钱过生日遭拒 初二学生尖刀割腕》……
今年3月北京十五中学第一届心理文化周的讲座上,该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宗春山问多少同学思考过死亡,90%的学生举起了手。他又问多少人不怕死?10%的同学举起了手。
孩子们不怕死,还是不懂得死亡?有专家分析,一些动画片让孩子以为怎样都死不了,凶杀武打片中血淋淋的场面也让孩子不把死亡当回事。一名报道过甘肃学生连续服毒事件的记者说,事发地大多数小学生对“死亡”一无所知,有的孩子认为“死亡”就是心情不好时把农药喝下去不想后果。一名六年级女生说:我想死了就是睡着了,再也醒不来了。另一孩子认为“死亡”就是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是件"很幸福的事"。
“‘不怕死’的人是很可怕的,很多社会上犯罪的人几乎都是不怕死的。”宗春山说,在青少年时期正确认识死亡,接受死亡是很有必要的,我国“死亡教育”一直处于缺失状态。
怎样进行“死亡教育”?
张婧老师(前排右一)在介绍经验(海南电视台提供)
台湾学者张淑美的《死亡学与死亡教育》一书,概括了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处理及调适。研究者普遍认为死亡教育目标是带给社会更多温暖,令我们更加正视生命。
在国外,死亡教育已相当成熟。自1960年始,美国从幼稚园到大学都逐步开设了这门学科,医院和社会服务机构也有相关座谈会、研习会。
英国小学课堂上,殡葬业人员或护士会教授人死时发生的事,并让学生模拟遇到父母车祸身亡等情形时如何应对。我国香港和台湾部分中小学校也有相关课程,如台湾基隆市还开展过“生命教育教案设计”比赛。
死亡教育近年来在内地也有开展,但争议频频。2004年,西安市26中初二(1)班学生的作文《给自己写墓志铭》也曾引起大讨论。与海口这次活动一样,反对者认为让孩子直面死亡,思考这类负面问题太沉重。海南省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专家周文江说:珍爱生命不是单纯去看生离死别,感受简单的痛苦。学校应教育学生从有意义的生命个体中获取奋起的感悟,得到向上的力量。参观殡仪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还可能对一些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虽遭到一些质疑,但从网友评论看,赞同者占了大多数。“死亡不可怕,愚昧才最可怕。恐惧来自于迷信,孩子们本来是不迷信的,都是大人们在灌输。单从破除迷信来说,这个活动也非常有意义。”“我实在不希望我的孩子漠视生命,有自杀、自虐等想法,我希望孩子能在一个死去的人那里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学生被保护得太稳妥了吧!扫厕所会累倒,参观会吓倒!社会到处是争斗,他们能适应吗?”“有的家长怕负面影响,如果孩子从没接触过负面的东西,以后能经得起吗?家长能一辈子照顾他们吗?”
张婧老师亦深有体会:“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强、叛逆心理也很强,有自己的想法。传统的‘正面教育’都是告诉学生怎么样成功,很少引导他们面对失败,这就使得学生在遇到挫折时显得手足无措。这样的教育方式似乎缺了点什么,令学生不愿接受,不妨尝试‘反面对比教育’。”
国内已有专家提出:开展死亡教育最佳时期是青春期萌动前。可以介绍死亡知识,让青少年扮演死者、伤者、孤儿等,从情感上体验与死亡相关的情景,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让孩子们能更加珍惜生命。
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们?
张老师凭经验迈出了死亡教育第一步。“在一次朋友母亲的葬礼上,我看到遗体被送入焚化炉,亲人跪地失声痛哭,在强烈震撼中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我希望学生们也能有这样体验,感悟生命及生活的美好。我们无法永远保护孩子,但可以教会孩子更好地保护自己。”
“参观前我征求过学生及部分家长的意见,同学们表现出极大兴趣。考虑到他们的年龄特点,去之前进行了心理疏导。
在殡仪馆,他们不仅严肃认真地观看演示,静听讲解,还询问了火化一具尸体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温度,使用什么燃料等问题。出了火化间,我对他们讲:生命如此脆弱,死后剩下的只有一把骨灰,所以要学会珍惜。在家,珍惜亲情;在学校,珍惜同学友情、师生情。学会理性对待矛盾,珍惜自己和他人。”“活动结束后,看到同学们写的内心感言及一些学生实实在在的变化,我深感欣慰。通过这次活动,我与学生的心更近了,班级更加和谐了,达到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以下是部分同学写的参观感受:
王同学:来到火化间,气氛顿时紧张起来,这里曾有过多少生离死别啊!但大家都没有害怕,反而被周围的一切感染了。我不断地告诉自己,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要坚强地面对,不能想不开而寻短见,人的生命就那么一次,多么可贵。
徐同学:人活着每一秒都是伟大的,起码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跟亲人说说心里话,人死之后一切都会化为乌有。人一生中会有许多酸、甜、苦、辣,不能因为一点点伤心、挫折就想不开,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考验呢?
薛同学:星期六快点到来吧,我要和爸爸妈妈好好聚聚。
……
在与同学的接触中,一位陈姓男生问记者:为什么媒体不理解我们?记者无言。学生们认为很正常的一件事,却遭到成年人强烈的抗拒。听听孩子们的心声吧:
“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早一点开展,比如在初中甚至小学。因为初二是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如果引导不好会有很多问题。我在初中时就曾对社会很憎恨,因为有许多不公平,也因此想过自杀,后来才渐渐体会到不能轻率对待生命。参观殡仪馆后,想到如果我死了父母会哭得多么伤心,我更加认识到不能只考虑自己。”
“我们不应回避死亡,还应该把这个内容放在教材里。一些学生因为哥们义气,走上犯罪道路,完全没有考虑后果,到后悔就来不及了。”
“学校里不应该只谈好事,要开展更多的主题班会和社会实践,让我们全面地认识社会和生活。即使我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做人做好了也是一件很棒的事!”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