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座空气中弥漫着幸福感觉的城市。 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正在享受着制造业突飞猛进和服务业日新月异所带来的双重福祉。
北方港口城市、海滨度假胜地、海洋科研基地是这个城市的名片;最具活力经济城市和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是这个城市
的荣誉。 然而,这个城市的蓝图远不止这些:半岛制造业基地、北方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国重点中心城市、世界知名特色城市……
在这幅辽远阔大的城市未来图景中,如果说制造业是支撑并拉动城市向前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话,那么,无污染、低能耗、集约型的现代服务业就是潜在的即将推动城市后续发展的第二动力。
青岛目前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发展阶段,很快将步入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经济现在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城市定位还是从发展环境看,我们都面临着一个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历史机遇。
现代服务业:城市经济的另一条命脉
长期以来,我们对服务业的理解一直是比较表面的,仅指餐饮、百货、旅游和娱乐。其实,这仅仅是传统服务业的构成部分,而现代服务业,除了升级之后的传统服务业之外,更多的是指为制造业提供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如金融、物流、会展、中介等等。
那么,制造业和服务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中国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权锡鉴教授认为,一方面,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是制造业的补充;另一方面,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
事实上,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二者更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尤其是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异军突起,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彼此依赖的程度日益加深。
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指出,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二者间表现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这一现象在高科技产品中最为明显。举例来说,机械、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事实上不再是简单的销售产品,而是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提供与该产品配套的包括电子控制、信息系统、软件包、操作程序以及维护服务在内的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因此,许多制造业企业同时也是服务业企业。
近年来,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的变动,包括青岛在内的许多城市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其突出特点是,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上。与此同时,服务业逐渐从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为主,并正在进一步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转变。
市经贸委主任刘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面对国际制造业加速转移的全新态势,以及胶东半岛制造业“龙头”这一定位,青岛已经确立了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体系建设目标:工业总量实现翻番,建成电子信息、石化、交通运输设备和新材料四大基地和电子、家电、石油化工、汽车、造船、港口六大产业集群,集中建设60个重大制造业项目。这些都充分表明了青岛的工业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刘伟认为,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其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更多的要依靠服务业来支撑。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说,随着未来几年青岛工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现代服务业也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为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城市发展道路上,将通过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能级的提升,而制造业能级的提升反过来又对服务业产生更高的要求,并带动服务业整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这正是青岛第二、三产业“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本质内涵。
青岛现代服务业仍是“短腿”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水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服务业就越发达。目前,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60%,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为70%。据了解,数年来,美国经济一直在从制造业向服务业方向转移。目前有82%的美国人从事服务业。服务业既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GDP的稳健增长。
然而,对于一个具有相当竞争力的经济城市来说,青岛的现代服务业却一直处于“短腿”状态。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的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但至今仍未建立起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网络体系,其对经济全局的功能贡献也有待提升。
具体来讲,与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相比,青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总体水平不高,比重偏低。2004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0.6亿元,占全市GDP的38.4%,远未达到世界平均60%的水平,也低于国内先进城市平均45%的水平。
———内部行业发展不均衡。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我市仍以传统的商贸餐饮等服务业为主,一些基础性服务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服务业如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等市场发育不足,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市场参与程度较低,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发展缓慢,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不合理的行业结构造成了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的不平衡,同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很不适应,成为制约我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化水平不高,服务业发展空间狭窄。城市化是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基础,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的规模及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成效也非常显著,但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农业人口比重仍然较高,目前我市农业人口比重为67.3%,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2位。农村人口相对较多、城市化水平偏低,使我市服务业发展空间狭小,客观上制约了服务业总量的扩张。
———市场化程度低、产业化进展慢、国际化水平不高。目前除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服务业市场化程度相对比较高以外,我市服务业其他众多领域的市场化程度都比较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市场准入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比较严重,特别是一些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型产业,如金融、电讯、运输中的铁路和航空运输以及教育、卫生、文化、信息媒体等,市场开放程度不高,从而影响了整个服务业市场化进程。
针对以上问题,权锡鉴教授指出,当前制约青岛服务业能级更上一层楼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制度层面。因此,青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突破体制性障碍,提高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现代服务供求关系的调节作用。
青岛现代服务业加速启动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潜在动力正越来越强烈地进入人们的视野。据了解,全国各地都在把发展无污染、低能耗、集约型的现代服务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力量。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以及全国20多个省市的30多个中心城市,都在年初启动了新一轮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规划。
青岛同样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市政府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意见》,提出要抢抓“WTO后过渡期”服务贸易领域逐步全面开放、半岛制造业基地崛起带动生产服务业发展增速、承办奥帆赛等机遇,遵循扩大总量、提高质量、效率优先、特色取胜的原则,争取到2007年底前,初步构筑起比较完善的服务贸易体系,实现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另据介绍,今年我市将在一些重点领域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重点着眼于金融规模、金融机构、金融产品“三个增加”,力争今年新增贷款300亿元以上,确保新增贷款落实。同时,加大法人金融机构、区域管辖型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争取年内新引进2—3户,支持1—2户金融机构完成升级,壮大地方金融机构实力。另外,加快金融创新步伐,积极培育保险市场,大力发展适应农业、民营和高新技术企业需要的金融、保险新产品。
推进现代服务业招商。针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等三大门类,有计划地每年引进各类服务贸易项目60个。争取今后围绕WTO协议承诺开放的服务贸易各领域,每年都有一批新项目引进。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突出会展国际化、专业化趋向,搭建经贸发展新的平台。
提升商贸服务业层次。抓住消费结构升级机遇,加大市、区两级商业中心建设改造力度,新培育6—7条商业餐饮特色街,重点抓好登州路、太平角等四大休闲街区规划建设。新引进2个以上国际著名专业店,4类新型商业业态或业种,在市区北部和西部建设8处大型超市、7处四星级以上商务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构筑城乡一体商贸网络。深化“绿色早餐”和大众快餐配送工程建设,在市区培育建设20处社区商业示范小区。以县级市大型商业网点为依托,推动中型超市进乡镇、小型超市下乡村。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服务平台,重点规划建设城阳名优农产品交易中心等10处重点批发市场。引导有条件的市场完善竞拍和信息发布功能,构筑大宗农副产品区域性价格形成中心和对外贸易窗口。
“我们之所以强调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要的是能够在更高层次上为推动青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也必将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加快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市经贸委主任刘伟如是说。 本报记者李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