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对中国很轻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具有极大的疯狂性、冒险性,并不像人们通常想象的那样,一定要在一切计划准备停当之后再发动战争。”例如:  &nb
sp; “九一八”事变前,在资金方面,以及在善后处理方案上,“关东军……几乎是毫无准备的。”    “七七”事变时,整个华北的日军仅一个旅团,东北也只有4个师团又2个独立混成旅团。3个骑兵旅团,5个独立守备队(相当于旅团),这又有多少准备呢?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呢?
   此外,日军还的确制订过自西安和宜昌会攻四川,侵占重庆,迫使中国投降的“五号作战”计划。
   那是在1941年5月,日军基本完成了太平洋战争的准备,为配合“南进”,日军计划使用17个师团和2个独立混成旅团执行“五号作战”方案,并在9月4日由日本统帅部下令:“为了尽快解决中国事变,预定实行‘五号作战’。日前先着手可能进行的作战准备工作。”后因世界大战局势变化,这一计划才放弃。
   所以,日军“北攻西安,中取重庆,南下昆明”,也不是完全虚张声势的恫吓。他们会不会这样做,一方面要日本军方统一意见,另一方面要看中国的抗战能力如何。
   孙子说:“上兵伐谋。”能迫使敌人取消对我不利的意图,是上上之策。试想:“9.18”之前中国如果能采取果断措施,打消日军侵犯我东北的意图,多好!“七七”事变前,中国如果能像苏联红军那样,打几个大仗,粉碎日军全面侵华的企图,有多好!所以,八路军为粉碎日军进犯西安而发动百团大战的指导思想并没错,当时人们把粉碎日军的这一企图视为百团大战的伟大意义之一,也没错。
   即使上述看法不能成立,在蒋介石信心不足,对西北国际交通线极为重视的历史条件下,打一个粉碎日军进犯西安企图的百团大战,也是有意义的。“文化大革命”中,有人说百团大战是帮助蒋介石,这样说的人是为了打倒彭德怀及一批老帅。但实际上,帮助蒋介石抗日是正确的。蒋介石是当时中国的最高领袖,不帮助他抗日,难道还要逼他退回到“不抵抗”时期,逼他像法国的总理那样投降吗?
   当然,粉碎日军进犯西安的企图只是百团大战的具体目的之一,此外还有更现实、更具体的目的。
   3、太行山群星璀璨
   太行山脚下有个村庄,叫谭村。
   谭村的中心区是祠堂。这座祠堂,高门楼,石狮子,青砖灰瓦,粗柱大院,很有几分气势。祠堂左边是一座关帝庙,右边是一家大户的院子。三大建筑合成一组,成了这个村落的象征。
   日军来了,大户跑了,穷人也没心思进祠堂,拜关帝,这个被村人引为自豪的中心区也就荒凉了。
   1940年春,这里又热闹起来,首先是刘伯承、邓小平来到这里,选择它为129师师部的驻地。
   随后,朱德、彭德怀又来了,因为这里即将成为一场大战的前线总指挥部。
   谭村属黎县,黎县东侧是涉县、武安、磁县、林县等地,也就是即将进行大战的战区。
   还有两个大人物要来,他们是谁呢?“走,接客人去。”总司令下了命令。“行,打仗的事等他们来了再商量。”
   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4个巨人,说说笑笑地向村外走去。
   “伯承,小平,今天有客人来,可不要装穷呵。”“总司令要带头,把那个押箱的宝贝拿一点出来呀。”“好说,好说。”
   “宝贝”指的是四川榨菜。周恩来知道总司令爱吃榨菜,就从重庆不时捎点来,朱德舍不得吃,把它放在文件箱里锁起来,用来招待客人,特别是刘、邓这两位四川老乡。
   “那你们准备了些什么好菜呀?”“这可不敢说,怕我们彭老总骂人呢。”
   当时,八路军的生活很艰苦,正常条件下伙食标准是:每人每天小米1.5斤,油、盐、肉各3钱(此为16两1斤的计量制)。
   实际上,这种标准也很难保证,有时每天只能供应7两小米,最困难时还只能供应4两小米,而且“小米”只是一个折算标准,并非指实物,玉米、高粱、红薯、南瓜都可成为“小米”。肉也一样,只是个计算标准,经常用豆腐代,没豆腐,就用豆子代。
   由于生活艰苦,有的干部利用职权多吃多占。彭德怀发现后,气愤得大骂。还在干部会上狠狠批评“多吃一点不算什么”的言论是“流氓观点”、“流氓意识”。于是,八路军中就传出一句话:“彭老总见着肉就要骂娘。”几位老战友在一起,轻松轻松一下,也就拿着这句话开起玩笑来。
   “哟,老彭啊,你真的是‘高山倒马桶———臭名远扬’了。”
   众人大笑。笑声更响了。边笑边走,不知不觉地走了好几里。
   一支队伍从对面开来,一见首长来了,为首的两人立即下马,前来问候。这两人,一人是聂荣臻,一人是吕正操。
   6大英雄聚合在一起,主要议题是打朱怀冰的那个军。谈完这个不愉快又不得不谈的问题后,难得一聚的将军们谈起更重要的问题来。
   1939年12月,冀中军区向总部发来了一份密电,大意是:
   敌最近修路的目的同过去不同,一是以深沟高垒连接碉堡,公路修得比地面高五尺,沟深八尺到一丈,沟底宽六尺,沟面一丈六,二是汽车路的联络向外连筑,安国县已完成三层,根据地被肢解成孤立的小块,不能互相支援,部队也不能转移。敌人汽车在路上不停地运动,我军难以进入其圈内。
   这份电报引起了朱、彭的特别重视,现在冀中军区的司令员来了,正好当面详细地了解一下情况,并集体研究一下对策。
   听完吕正操的介绍后,深谙兵法的刘伯承脱口而出:“敌人实行的是囚笼政策。”“说得好!再详细地解释一下看。”
   刘伯承走到地图前,指着那些蛛网式的交通线和麻点般的据点说:
   “这些铁路,就好比是囚笼的柱子,公路是封锁笼子的链条,据点呢,就好比是笼门开的锁子。敌人是想用这样的囚笼,把根据地分割开来,让我们成为笼子里的羔羊,任其宰割。”
   “铁路为柱,公路为链,据点为锁。”
   “问题很严重,绝不能让敌人修成,否则,将造成极端困难的局面,甚至使我们无法坚持下去。”
   “这种现象不但冀中有,华北各地都有,敌人不单纯是针对某一块根据地,而是用战略眼光来修建它的交通网。”
   “自敌人回师华北以来,总的趋势是对我们越来越不利,我们手中的县城,去年还有上百个,今年就没有几个了,冀中平原,一个也不剩,荣臻那里,还留一下阜平,而且也被敌人占领过二次;太行区,还有一个涉县;贺胡子他们那里还有3个县:兴县、保德、河曲,都靠近黄河,辐射性不强。(注:《彭德怀自述》中说只剩两个县城,查原始资料,有上述5个)过去我们说,敌人只控制点和线,即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现在看来,已发展到了‘面’了,再继续下去,我们手中就只有几个被敌人团团围住的山头了。”
   “是要及早动手,粉碎敌人的囚笼政策。”
   “敌人封锁很严,机动线很强,这里打他一下,四面八方的敌人就像黄蜂一样扑来了。”
   “那我们就来个总破袭,四面八方打!”“对,总破袭!让他顾此失彼,到处挨打。”
   1940年4月1日,朱德、彭德怀正式发出命令:八路军各部配合,从4月10日开始动作,对敌人的交通线发动一次总破袭。
   正在这时,毛泽东于4月2日急电总部,绥德、皖东国共关系紧张,我军受到严重威胁,须调120师主力西渡,115师的344旅及其他部队南下。
   4月中旬,卫立煌又急电朱德,蒋介石令其出兵攻打太行山以南的八路军,请朱德速往晋城会商。真是“抗战紧急,内战又起”,碰到鬼了!(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