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初二女生李玉家境贫寒,从5岁开始靠捡拾废品贴补家用,从小学四年级开始用拾荒所得资助他人,五年来她拿出了5000多元钱帮助了50多人。她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也成为“2004年感动吉林十大人物”中惟一的在校学生。
然而,感动了社会的她却遭到同学的讽刺和孤立,因为无法承受“盛名”,她不得不向
学校提出转班请求。
对学生施加精神压力,让学生精神受到伤害,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称为校园“冷暴力”。对李玉来说,同学们的不理解、挖苦、孤立等就是一种典型的校园“冷暴力”。这种“冷暴力”让李玉困惑,让她无助,让她不愿面对而选择逃避。在一个教书育人的校园里,高尚的学生反而被孤立,这里盛行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李玉令人感动,更让人心疼,究竟是谁把这么好的孩子推向了孤立?
首要的责任在学校与老师。十几岁的孩子,心智发育尚未成熟,需要引导和培养。谁来引导?这无疑是“传道授业解惑”者的主要职责。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教育者有责任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真善美的认识。尤其李玉这样一个典型,并不是以学习成绩好的形式出现,这更需要老师对学生的道德引导。令人遗憾的是,这所学校和李玉所在班级却忽视了这一点,也没有从内心里关心孩子的成长环境。同学们对李玉的孤立,就折射了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上的缺失。
李玉被孤立,与教育价值观也息息相关。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在大多数老师和学生眼中,学习好最重要。一个孩子即使其他方面再优秀,如果学习成绩不好,也难以被大家认可。以这种教育价值观衡量,学习成绩一般的李玉确实不算一位好学生;在这种教育价值观引领下,一些同学嘲讽她“学习不好,就找歪门邪道出名”……但是,面对感动至深的事迹,谁能说李玉不是一位好学生?
当然,媒体对李玉也负有重要责任。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在报道李玉事迹时,忘记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按照“哗众取宠”和“卖点”的需要,在把李玉说成“高大全”的同时也“捧杀”了她。媒体的失实报道,给李玉平添了“罪证”,使李玉变得不真实,离同学越来越远。
启蒙思想家卢梭曾说:远离社会影响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但这毕竟只是一种理想,浮躁的社会环境,确实为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课题。李玉以帮助别人为自己幸福,现在谁来帮助李玉?这一问题现实而迫切摆到了社会、媒体和教育者面前。(青山)
编辑:林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