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报告发布“全球200
5税务负担指数”度量世界52个国家及地区雇主与雇员的综合税务负担——
美国财经双周刊《福布斯》发布报告称,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香港是仅次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全球第二个税负最轻的地方;中国内地则是全球税负第二重的地方,居于法国之后,也是亚洲税负最重的地区。中国专家称,经济高速发展,“税务负担指数”高是必须经历的阶段。
中国税负全球排名第二高
《福布斯》的“全球2005税务负担指数”调查,度量世界52个国家及地区雇主及雇员的综合税务负担,所用指标有5个,即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富税、雇主及雇员社会保障金及销售税。
该调查显示,中国在上述5个指标中,除了“雇员社保金”高于首位的法国外,其余指数均低于法国,总指数为160,全球列第二位。接下来的分别是比利时、瑞典和意大利等,中国台湾地区列49位,中国香港地区列55位,即倒数第二位,税务负担仅重于阿联酋。
单身贵族相对比较“轻松”
《福布斯》还公布一项根据各地雇员税后的实际收入推算出的雇员“轻松指数”。以年薪约5万欧元的单身贵族计算,中国(以北京为例)的单身贵族扣除税款及强制社保金开支后,可净得约3.8万欧元,即可以拿到总收入的76.54%,即“轻松指数”为76.54,在全球52个国家和地区中“轻松指数”排名第17。比较靠前,年收入在5万到10万欧元的单身贵族在扣税后的收入排在22位,10万到20万欧元的单身贵族排在第28位,收入在20万欧元到100欧元的单身贵族排在第37位。
相比之下,拥有两个孩子的已婚中国雇员的排名稍微有些靠后,分别列在第24位、25位、31位和39位。总体来说,跟2004年的数据相比,中国的位次均有下滑,显示中国雇员的“轻松指数”比往年有所下降,但是幅度不大。
中国香港轻松指数也很高中国香港地区除税务负担轻以外,单身贵族雇员“轻松指数”也很高。除了5万欧元组外,其余组的指数均排列在全球第6位。香港地区已婚雇员“轻松指数”中,除了5万欧元组排在第4位外,其余的都是第6和第7位,但是位次比2004年略微下降。中国台湾地区雇员的“轻松指数”在10位至30位之间徘徊。
专家解析中国税负
政府结构庞大人员众多经济正在快速增长税务负担较重是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中国目前的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较高的“税务负担指数”是必须经历的。现阶段,中国政府的运行主要靠税收,政府结构庞大,人员众多,花钱办公的地方多,使得中国的“税务负担指数”较高。
但是,考虑到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减员增效的公务员改革有所成效,负担指数有所稳定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国的负担指数虽较高,但会保持稳定,长期来看或者有可能下降。而且随着纳税政策逐渐合理,大家的负担指数也会逐渐降低。
目前,超过5万欧元的个人所得税的税率高达45%,而且工薪阶层纳税也比较多,据杨志清的估计是20%左右,这一数字跟《福布斯》推算的数据是一致的,如单身雇员收入在5万欧元组的“轻松指数”为收入内纳税25%。
中国是一个低收入国家,缴税也较多,导致雇员和雇主的“轻松指数”较低。另外,中国还存在较严重的逃税现象,为了支撑政府正常运作,政府还要保证每年税收增加一定的百分比,一些税收就转嫁到纳税者身上了。
此外,企业比个人承担的社保金要高一些,现在民工打工都要企业上社会保险,但是中国的社保金仍然比不上很多西方国家。
税负指数高外资却源源不断
高税率不影响国际竞争力中央财经大学税务系杨志清教授:按常理推算,税务负担指数越高,对外资的吸引力应该越小。中国负担指数高,外资却源源不断的现象因此显得尤其特殊。《福布斯》上海新闻站主任范鲁贤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指出,随着中国的工资不断升高,多年来居高不下的税率将影响中国原有的竞争力。“中国内地相对其他地区而言税率偏高,不过它的工资也越来越接近中国香港。日益升高的工资,再加上高税率将影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
对此,杨教授并不是非常认同。他说,目前中国对国内和外国企业按照不同的税制收税,国内企业的税率高于国外的,所以目前实际上对外企的税率并不高,所以他并不认为这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太大影响。
企业税务负担较重
中国税收增长超过GDP增长实行分税制改革的1994年,中国全年的税收收入(不含关税和农业税收)4623亿元;随后几年,我国税收收入连年增长,特别是在1999年,我国税收收入总额突破1万亿元大关之后,年税收收入总额节节攀升,增幅也大大超过当年GDP的增幅。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刘桓认为,现在确实存在税收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现象。从正面影响来看,经济总量增长会带动税收增长,企业的效益开始有所恢复;税收增长和我们这些年加强税收征管有关系。从负面影响看,中国的企业税负是比较重的。虽然在经济发展当中,企业净所得绝对额在增加,但是在增长当中,国家拿走的是大头,这也是财政增长超过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这就涉及到我国目前的税制改革。我国目前的税制是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的,而对企业的增收部分,需要下一步税改引起重视。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