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21日发表文章批评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纺织品进口设限,认为这是对中国采取不公正的手段,他们为此可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文章说,一个日渐崭露头角的竞争者根本不会把现有的世界经济强国搅得一团糟。对于美国和欧盟来说,中国在
某些时候是个现成的
靶子。它们正在采取不公正的手段对付中国,可是它们有可能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中国并非美国和欧洲唯一的贸易伙伴。事实上,中国商品只占美国进口商品的1/7左右,占欧洲进口商品的1/10左右。这样的份额的确高于10年以前,但它很难成为决定美国和欧洲经济状况的唯一因素。此外,中国商品所占的份额之所以不断增长,是因为美国人和欧洲人希望它增长。贸易是互利的事情:真正的自由贸易的特点就是不能强买强卖,这一点往往被忽视。国内的制造商对日益增加的进口叫苦不迭,但国内消费者却从中受益。
文章认为,美国和欧盟一直在抱怨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和货币制度。在这两个问题上,它们的做法都很难得到支持。30年前制订的《多种纤维协定》规定了向一些经济大国出口的最高限额,随着该协定今年到期,中国得以大幅增加纺织品的出口量。由于没有了羁绊,来自中国的大量商品在这个刚刚放开的市场上占据了较大份额,当然,美国和欧洲人也乐于购买中国的商品。现在,美国和欧洲想要回到过去,对中国纺织品实施新的限制。
文章指出,中国的货币制度基本上是让人民币与美国保持固定汇率,这样的制度并不像美国和欧盟所说的只对中国有利,而是一把双刃剑。中国通过购买巨额美国有价证券的方式来让人民币的汇率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它给美国政府和企业提供了资金,弥补了美国较低的存款利率。此外,美国的消费者也从中得到了好处———他们可以继续消费。如果中国采取出口补贴这种简单做法,美国获得的这些好处将不复存在。虽然欧盟没有像美国那样得到大量的资金,但是中国对美元的需求有助于让欧元保持较高的汇率————即使欧洲的出口企业没有从中受益,至少欧洲消费者得到了实惠。如果美国和欧洲一意孤行,满足自己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动,所有这些好处都将消失。出现在世界各地的中国商品————事实上还包括所有使用中国零部件的商品————将变得比过去昂贵。美元的币值会上升,使得美国商品和服务也变得更加昂贵。为了避免债台高筑,美国人可能不得不存更多的钱,缴更多的税,或者迫使政府减少开支。
(完)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