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我们与本·拉丹和萨达姆来往密切,有人说我们是以色列的电视台,还有人说我们与美国中情局有关系,从这些矛盾的说法,你们不难看出我们不是代表某一种声音,我们报道新闻的依据就是事实。”
5月16日,第一次来华访问的“半岛电视台”台长瓦达·坎法尔(Wadah Khanfar)对记者说道。
“享受”在华访问
坎法尔在记者会一开始就幽默地说,“中国人将我们翻译为‘半岛’电视台,实际上我们是覆盖整个阿拉伯半岛的电视台,但我们接受了这种约定俗成的说法。”
他说,他很“享受”这次的访问,中国的天气、饮食和中方的热情款待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坎法尔表示:“这次与李肇星部长的会谈,使我们更加认清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对待国际问题的立场。同时,李部长也利用这个机会,对半岛在伊拉克中国人质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表示了感谢。”
他指出,此次中国之行的最大收获是与中央电视台签订的合作协议,双方将交换新闻内容及画面。与此同时,也还与新华社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同行们会面,不久的将来,半岛电视台也会与他们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这些合作将半岛台的对华报道更加多样化,中国媒体与阿拉伯媒体之间的交流也将展现出一个更为美好的前景。
半岛也要播“中国周”
在整个新闻发布会上,半岛电视台驻京办事处负责人伊扎特先生亲自为坎法尔充当翻译,他讲一口十分流利的汉语。在发布会提供的中文材料上,准确而传神地将半岛台的座右铭“opinion
and other opinion”翻译为:“意见及异见”。
当本报记者问到半岛关于中国报道的情况时,坎法尔台长表示:“我们准备扩大对华报道。接下去的几个星期内我们就将扩大驻京办事处。我们也已经有一个计划,要推出一周的中国特别报道,将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及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打算在我们的网站上,开设一个中文网页。”
“我此行还与中国有关机构谈到一些计划。半岛电视台将从明年开始,每年从中国的高校中选拔三名学生到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半岛电视台培训中心进行学习培训,学成后这些学生将有机会留在半岛台工作。这个培训中心是中东最大、最先进的新闻培训中心。”
“中国拥有古老的文明,而现在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我想说中国不论在地区层面还是在全球层面,都是一个大国。我们的观众对中国的事情很感兴趣。因此,半岛电视台必须在中国存在,也要向我们的观众介绍中国。因此,我们今年的规划很重要一部分在于此次与中国媒体的合作,此外,我们还将在亚非拉等地区再开设6个办事处。”
坚持客观报道
当有记者问起“神秘的录象带”,坎法尔回答说:“这些录像带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如网络,邮寄等方式传递到我们这里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我们与传送人协商的结果。收到这些录像带的其实不止半岛电视台一家媒体,但播不播出是另一个问题。我们选择了播出,是为了让观众看到更多的真相。”
这位在阿富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中都做过战地记者的台长,在发言中重复强调“半岛座右铭”。他介绍说,半岛台刚开始仅仅每天播出几小时节目,核心雇员不到200人,而今成长为中东及其他地区阿拉伯观众的首选新闻频道,在全球分布着30多家分社。
“八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努力捍卫自身独立和专业的完整性不受政治和其他势力的驱使。我们不反美也不反西方,我们只是给观众一个事实。我们一直以来是这么做的,将来也将继续这么做。”
方蓓
责任编辑: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