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月的岛城,处处是花的海洋。李学亮摄 |
“春桃一片花如海,千树万树迎风开。花从树上纷纷下,人从花底双双来。”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买花》诗中描述的美景,在2005年青岛的春天里,举目皆是。
且看这花草芳菲的季节里,岛城内外此起彼伏的花节与花市———
早春梅花独自开
近年来,三月下旬———四月上旬,到十梅庵赏梅已是岛城人的时尚了。据称这是江北最大的梅园,面积200多亩,共有上万株梅花,还有梅中珍品如美人梅、绿萼等。今年,赏梅的人成倍增加,据说,门票收入过了百万。
清明时节映山红
每年这个时候,胶南大珠山秀谷的映山红便到了盛花期,除了映山红以外,还有遍野的迎春花、崆峒花等,它们的开花时间各不相同,整个花期可持续两个月左右。据了解,市区内也有映山红谷。乘130路车到终点站下车后,便是李沧区的戴家村,沿着窄而险的山涧小路攀登而上,一路流水潺潺,石壁突兀,进入一个非常隐蔽的“山门”,再攀上西面的石壁,穿过松林,转而南望,就可以看到那满山遍谷的映山红了。
李沧叫响青岛“赏花会”
“2005年中国青岛赏花会”4月9日开幕,赏花系列活动中,除了赏梅花、赏桃花、赏映山红之外,还可赏荷花、莲花。李沧区有片万亩桃花园,虽说年年花相似,但近年来,人们才意识到“桃花盛开的地方”原来就是资源。今年赏花节,四十余万市民参与了赏花活动,李沧“赏花节”知名度有赶超市北的萝卜会、四方的糖球会的趋势。
崂山山花正闹春
今年已经进行到第二届的崂山旅游文化节,也把赏花列为其中重要的项目。北宅的樱桃花、桃花、杏花正陆续盛开,驱车进入北宅,就仿佛进入花的海洋,踏上青青的草地,到处可见山地里花枝招展、桃之夭夭。
中山公园:樱花飞满天郁金香满地
在外地人心目中,“青岛”两字透着浪漫的情怀,“青岛赏樱花”更是浪漫的雅事。“倾城看花奈花何,人人同唱樱花歌”。今年樱花开得晚,4月15日才开放。中山公园里人流如织,樱花盛开的周末,公园里的人流量达到五六万人。与此同时,郁金香也开了,28个品种、20万株郁金香让中山公园———上挂樱花帐,下铺郁金毯。
城阳桃花也争俏
工业重镇城阳在春暖花开时节,也在花上做文章。百亩桃花、在田间地头挖荠菜……位于惜福镇街道的超然村、傅家埠村和棉花村,拥有成片的桃树果园和杏树果园,于是村里也推出了“赏花节”到市里来促销。
枯桃“花村”花样多
红掌、黄掌、金色兜兰、长箭蝴蝶兰……赶在花季,村里精明的花农从南方引进名花几十种;插花比赛、花艺展示、家庭餐厅布置……都在花季里凑个热闹。满街是花,连连绵绵排出去了一两站地,从一元一盆的小草花到身价百万的天价兰花……300多个品种的10万多盆鲜花绽放在第二届枯桃花会上,每天能引来上千市民前来赏花买花。
……
年年花相似,岁岁人不同。无论是李沧戴家北山里的映山红,还是惜福镇的桃花园,多少年来,那片花海年年都开得同样灿烂,但以大大小小“赏花会”的形式把大自然的花与现代的都市人连接起来,呈现出“人在花中行,花在人中笑”的景象,这确是近年来日益兴起的新鲜事。正如李沧区文化局局长、今年李沧花会的总指挥任建之所说:花是资源。
“花是资源”,新的认识带来了新的时尚与新的市场,这便是今年春季里人们感悟的“花心”与“花语”。
五月的岛城,处处是花的海洋。李学亮摄何以出现“赏花热”?
赏花一时兴起,绝不是青岛人的独创。
据媒体报道,以赏花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成为今年初春国内旅游的主旋律。放眼全国旅游大市场,丽江、阳朔、黄山、江南、厦门、洛阳等全国各地推出的“赏花之旅”线路达到三十余条,并且前所未有地受宠。赏花时节从3月一直延伸至5月,旅游价格由一两百元到两千多元不等。其中,七成以上的游客选择城市周边的短线游。
“赏花会”今日之兴起也绝非偶然。
经济界人士分析认为,经过了几年的全国性的旅游热之后,国内旅游市场的类型结构、需求模式、消费方式、旅游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旅游者不再愿意随波逐流、循规蹈矩,他们更加重视体验、渴望参与、讲求随意、强调个性,而休闲旅游、体育旅游、探险旅游、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等恰恰与这种消费需求相吻合,“赏花热”也是这一市场转变的反映。
岛城花会得与失
在今年全市大大小小的“赏花会”接近落幕之时,盘点今春花节得与失,李沧区文化局局长、今年李沧花会的总指挥任建之做了一番总结。
记者:李沧花会今年已经是第四届了,与前几届相比,今年有什么进步和发展?
任建之:知名度更高,参加人数更多,这一点比较明显。今年统计了一下,前后有四十余万人参加活动。十梅庵赏梅,前几年门票收入几十万,今年首次过了一百万。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市民的消费需求增强,另一方面是主办者策划的活动更能贴近市场需求,李沧花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记者:举办“赏花会”能给李沧区带来什么?
任建之:作为政府主办的“赏花会”,其重心在于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通过举办“赏花会”一是提高了李沧区的美誉度,让人们对李沧区的生态环境、人文素质有一个新的认识和了解;二是丰富与活跃了群众的日常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当然,“赏花会”也给李沧带来了一些商机。比如李沧的五大商场在赏花节期间都搞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也给餐饮业带来了人气。节会的门票收入、展位租金等也有一定的收益。
记者:李沧花会是政府办节,而不是采取市场手段,这样的“节”能长远吗?
任建之:这正是问题所在。由于我们的旅游资源单一,赏花与市场关连度不高,市场化运作的难度较大。目前的赏花局限于“赏”,缺少交易,没有在“赏花节”期间推出与之相配套的花卉交易平台。虽然来得人不少,但花的钱不多,“花节”不能转化为“花市”,这样制约了花节的发展,抑制了大众消费。过去几年办花节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让李沧花节越办越火,关键在于发展李沧的花卉产业,从赏花向卖花、养花延伸和拓展。今年花节我们推出了奇石、根雕、花卉展销会就是一种尝试。
岛城花旅何处去?
一些专家、业内人士对岛城方兴未艾的赏花之旅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刚刚兴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旅游市场。如何进一步开拓这一市场,他们提出一些建议———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马波认为:
其一,从今年的赏花活动来看,小打小闹不成规模是突出问题。因为花到处都有,花卉资源不能垄断,所以品牌极为重要。创品牌需要有规模。在南非有著名的“花卉之旅”,其一大特色就是规模大,驾车在花卉大道上行驰,连绵数里,有置身花海的感觉,对游客很有吸引力;
其二,赏花节的旅游产品要成系列,仅有花不行,要有产品的拓展和延伸。但问题又来了,就是与赏花相配套的其它旅游产品其品质应均衡,一些赏花节引入了一些粗糙劣质毫无特色的旅游小商品,降低了赏花节的品位和特色,这种倾向应引起重视。从国外旅游开发的经验来看,精细化是旅游产品的关键,相行之下,国内的旅游产品过于粗糙。赏花之旅应有与赏花这一审美活动相配套的旅游产品,目前这还是市场空白点。
市旅游局规划处处长林红军认为:
其一,同样是花,由于产地周边的环境各不相同,这样就给多样性的旅游产品组合创造了条件。比如崂山赏花,赏花活动可与农家宴、爬山相结合,成为当地特色;果园赏花,可以与果园田间劳动相结合,成为特色。青岛今春出现了大大小小的花节,但产品特色显然还有不足;
其二,花卉旅游其初衷在于回归自然,既是回归自然,就应注重环境保护,改善植被结构,从长计议,让“节”这种短期行为向常规旅游发展。这里最忌讳的就是“巧夺天工”,在大自然中加入人工景点,破坏了大自然的本色,这是花卉之旅刚刚兴起时,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报记者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