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文汇报》引用中国社科院刘建昌博士的一项调查说,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只有115%。刘建
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家庭债务的主体是以住房按揭和汽车按揭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
中国式“负翁”会不会破产?
20%人口的过度消费和80%人口的过度储蓄同时存在。“负翁”们都是乐天派,过去20年的经济高增长助长了这种乐观情绪的蔓延,但是,谁能保证未来20年一定会高增长呢?
外滩主笔邢林池/文
贷款过度引起烦恼
薛立很痛快地将最后三个目标球击落进袋,结束了周末在一家北京健身俱乐部的体育活动,然后用会员卡结了账,开着新购买的马自达6返回位于城郊的房子。
而对于中国的银行业人士来说,薛立是他们应该紧紧盯住的目标,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可能牵涉到银行资金的安危。
薛立30岁,现在是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的老板。他在这个城市工作了7年。
薛立是工商银行“牡丹卡”的持有者,在民生银行办理了房屋贷款,在建设银行办理了购车贷款,他的私人公司在中国农业银行开户,同时还持有一张可透支2万元的招商银行“一卡通”。
贷款帮助他实现了本来要10多年后才能实现的消费。当然,这并不是没有代价:他必须每月向银行归还5000元左右的房屋贷款和2500元的购车贷款,总计7500元左右,其中大约有一半是银行利息。在北京生活的1000多万人中,月收入超过7500元的人不超过10%。
大学刚毕业,薛立在一家大型国有金融公司上班,半年前他决定离开。在邀请老同事聚会时,他说:“再不离开,下个月的贷款都还不上了。”
当时,薛的平均工资是6000元左右——这已经包括了公司的季度奖金、年终奖金。
“我们都是在为银行打工。”中南财经大学1996届的三位毕业生在网络论坛上抱怨说。当然不是在抱怨工作单位
——虽然这几位财经专业的毕业生现在基本都效力于银行或保险公司——现在他们抱怨的是每月的工资大部分又还给了银行。这三位毕业生如今一个在深圳,一个在武汉,另一个在北京。2000年以前,他们每个人起码都换过一次单位,买房之后都变得“稳重”起来。
最近香港《文汇报》引用中国社科院刘建昌博士的一项调查说,北京、上海两大城市的居民,家庭整体负债率已经高于欧美家庭。具体来说,上海、北京两地居民的整体家庭债务比例分别达到155%和122%,青岛、杭州和深圳等城市的居民家庭债务比例平均达到了90%左右。而在美国,2003年的个人平均负债比例只有115%。刘建昌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家庭债务的主体是以住房按揭和汽车按揭为主的个人消费贷款。
中国人喜欢储蓄,也就是经济学家们常说的“储蓄偏好”,所以,这项于去年10月份完成的调查一出来,当时就引起了学界的注意。不过,主流的经济学者和金融业人士认为,从短期来讲,中国必须允许家庭负债率的存在和提高。从199
8年开始中国开始大规模开办个人消费贷款,规模迄今虽然达到18000亿元,但一些学者认为远未达到危险的数字。根据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今年的一个研究报告,中国城镇家庭的负债率(Debtaspercentageofdisposa
bleincome)为30%,在美国为110%;而同期中国城镇家庭的存款率(Savingrate)是23%,美国仅为1.2%。
也就是说,在中国,过度储蓄的人和过度消费的人同时存在。
有趣的是,刘建昌的研究主要依据各地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口、个人消费信贷余额来进行计算,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材料同样表明是采用了这些资料。
消费大潮难以抑制
城镇居民的家庭负债率到底有多高?刘建昌的研究并没有取得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中国家庭储蓄率之高一直得到各方的认可。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去年中期达到12万亿元,是1999年的两倍。到今年2月,储蓄达到12.78万亿元,仍以较高速度稳定增长。在一些发展经济学家的眼中,过高的储蓄始终是威胁中国经济稳定成长的隐患。
要让储蓄转变为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这直接导致了从1999年开始的低利率以及鼓励个人信贷消费的政策出台。在信用消费的大旗下,城市居民先是按揭购房,再是按揭购车,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价格一路走高,汽车产业风云一时。
即便如此,央行统计的家庭储蓄余额仍是一路攀升,从1999年的6万亿,2001年中期达到7万亿,2003 年初突破10万亿,2004年中期达到12万亿。
境外投资银行因此估计中国的消费大潮还要持续经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预言中国居民总体消费将从2004年的不足1万亿美元持续增长到2004年的4万美元左右。而同一时期,德国和日本分别保持在1.8和2.5万亿美元左右,并无明显的增长。
其实,商务部在去年底就对中国的消费市场做出了乐观的评价,预计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历史性地达到5.2万亿元,住房、汽车、通讯产品的消费将稳步增长。去年前十个月的统计数字是通讯类零售总额增长了42.8%,汽车类增长了2
6.1%,家具增长了23.5%,建材家装材料增长了21%。
但是,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中国市场的总规模仍将继续成长。美国的《时代》杂志警告那些热衷于海外市场的西方企业家,“必须重视中国人的消费”,否则“你离退休也不远了”。该刊用一个普通中国人家庭来说明问题。这个23岁的普通年轻人陈享建(音译)住在重庆,年收入虽然只有4万元,但刚刚按揭了一套四居室,月供2500元;他拥有一台东芝电视,一台LG牌DVD,一台索尼数码摄像机,一台三星数码照相机还有一台索尼手提电脑。“他还想要一辆车,并且瞄上了福特。参观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后,他希望能去美国旅行”。
薛立也是这样一个快乐而满怀希望的人士。去年初他搬出了自己狭小的第一套房子——那是个一室一厅,1999年零按揭买到,仍在交纳月供。今年春天,他又更换了汽车,早先的捷达直接送到了二手车市场。不同的是,第一套房子并未出手,他当上了房东。
“有压力吗?或者说你会破产吗?”
“当然会。”
“什么情况下会破产?”
“公司没业务了就可能。”
还好,薛立的公司暂时业务无忧。
藏在背后的忧虑:通缩之虞
“个人消费信贷仍然是银行的优质业务。”建设银行北京地区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现在比较担心的是,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政策和有关加息的传言会使这部分业务走向低潮。
中国政府去年以来一直致力于遏制房地产市场价格攀升,并对某些过热行业进行了宏观调控。北京上海的房价并未领情,但汽车市场逐渐感受到了寒流。
去年下半年,商业银行对不良车贷的清理直接影响了汽车消费。李书福,浙江吉利汽车的董事长甚至希望在政协会议上发出放宽的呼声。
作为不动产的房屋却始终是商业银行最看好的抵押物,对购房人信贷资格的审查因此显得浮皮潦草。银行往往要求贷款人提供收入证明,“但谁能保证这些证明没有水分?”建设银行北京地区的那位工作人士说。
实际上,金融机构从去年开始已经开始清理不良贷款,主要是针对资本市场、住房、钢铁等基础产业、汽车信贷等。紧缩银根直接导致了某些抵抗力较差的大公司走向破产。
紧缩政策尚未波及到个人信贷。但是房价不断上涨已经成为政府密切关注的课题,出于降低风险、打击国际游资、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等多重需要,给房价降温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必然的趋势。
而随着贷款利息提高和房价回落,还款就变成一项很实际的负担落在个人头上。试想一下,如果一间商品房的价格从
70万元缩水到50万元,而业主仍处在还款周期内,他将如何选择?
当然,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北京和上海,大家似乎并无破产之忧,在乐观的预期下,虽然很多人的个人负债率超过60 %,但是,他们还在继续谋求新的贷款。
建设部和国土资源部认为,在房屋消费中投资大面积户型是造成风险的一个因素,因此在5月中旬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时特别强调,要保证中低价位、中小套型住房的有效供应,停止别墅用地的供应,限制高档住宅的开发。
这种政策会不会限制了真正的消费?从而消费过热走向通缩。
但不管怎样,迄今并无有关个人破产的法规出台。据中国政法大学的一位法学博士介绍,中国从1994年开始起草新的《破产法》,在去年一审二审之后各方仍有很多争论,一直未闻有新的进展。据说这部法规主要针对企业法人,条文中涉及到“破产法适用于合伙企业及其合伙人、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出资人”等话语,并不涉及到自然人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