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温州商会会长陈成俊在温州创业园奠基暨开工仪式上讲话。 |
   在中国,有这样一方人,他们凭借独具慧眼的机敏,坚持不懈的信念,在商海中恣意遨游,攫取先机;他们凭
借海绵吸水般的气度,举中国为平台,引世界入彀中,建起一条条深密坚实的经济纽带,这一方人,即是有“东方犹太人”称谓的温州人。今天,在青岛,同样有着数量庞大的这样一群温州人,他们以其“温州理念”和经营模式在品牌企业如林、产业链条紧密相扣的青岛这片热土上演绎梦想、创造财富。    
5万人与100个亿
   年“五一”长假,在青岛创业20多年的温州商人陈成俊却没有闲着,在温州、青岛之间奔忙的他,几乎成了“空中飞人”。陈成俊是青岛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会长,青岛多家公司的董事长、青岛温州创业园总经理,而最让他牵挂的一个身份是青岛温州商会的会长,因为他做为这个民主选举出来的会长,是5万在青岛投资创业的温州人的代表。
   与所有成功温州商人出道时的情形很相似,作为首批来青谋发展的温州人,陈成俊1981年离开家乡只身来青岛创业,当初推销低压电器开关,7年后开始有了第一笔原始积累。1992年,他创办了自己的企业,2004年他在青岛的企业达到了7家,企业资产早已过亿。
   对于温州客商,青岛人并不陌生,从早年背着大包,四处上门推销塑料证件、印刷制品的温州业务员,到如今遍布青岛各专业市场、商业街由温州老板经营的大小店面,都记录了温州人在青岛创业的轨迹。陈成俊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青岛的温州人还不足两万人,到了近两年,由于青岛经济迅猛发展,商机凸现,精明的温州人纷纷前来投资创业,大青岛范围内的温州人增加到了近5万人。至今,由温州商人直接带来的温州资本已在100亿人民币以上,从制造业到产品贸易到房地产到专业市场,逐渐在青岛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温州经济”。
   
青岛温州商会会长陈成俊在温州创业园奠基暨开工仪式上讲话。围绕青岛产业创业
   年3月28日,青岛温州创业园在胶南市铁山镇正式举行了奠基暨开工仪式,25家企业开始陆续入驻园区。这些企业将围绕青岛大炼油、汽车制造、修造船和家电制造四大支柱产业来青投资创业,引入了电子电器、机械、标准件、船舶配套、橡胶、家具和珠宝工艺品等项目,引起了青岛各界的关注。此前的3月17日,我市张元福副市长带领五市七区分管负责人,专程赴温州招商引资,青岛温州商会以陈成俊会长为首的七名副会长前往温州协调帮助这次活动,并邀请到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正泰、德力西、康奈、报喜鸟、红蜻蜓、天正、庄吉、人民电器集团等500多家国内著名企业与会,达成多项合作形式。
   温州创业园占地1000亩,位于胶南交通最便利的同三高速和泰薛公路交汇处,园区到青岛流亭国际机场只需40分钟的车距,距青岛前湾港集装箱码头(东北亚最大的集装箱中转基地)仅15公里,按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要求建设,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设计规划,园区内设有办公会所、专家公寓、宾馆酒店、职工食堂宿舍、休闲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的园区。在素有“东国圣地”之美称的胶南建设温州创业园,意味着既以家为主,又四海为家的温州人在青岛西海岸播下了温州人经营理念的种子。胶南民风朴实,社会治安稳定,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温州人入户胶南,这是两种文化的完美融合。创业园区建设好后,将给胶南带来新的产业,为铁山镇工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入驻园区的企业能提供约一万人的就业岗位,为胶南铁山镇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温州创业园的成立与其说为胶南带来资金与就业,不如说带来了一种不同的理念而意义更加深远。
   
商会成了资本通道
   州经济”说白了就是市场经济,老百姓经济。在温州,民营经济、民营资本是普遍的市场主体。然而,温州毕竟是一个地域条件和资源相对较差的地区,20多年的高速发展,使温州人完成了第一次创业,并积累了大量财富,温州异地商会成了温州资本寻求出路的重要角色,每年到温州的数以千计的招商团,大部分经由商会安排。
   青岛温州商会的成立不算早,但应该说恰逢其时。2002年12月22日,温州商会在两地政府的关注下成立,其时,青岛也正好吹响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亟需大量外资与外企的进入。“温州商会成立后,青岛各地招商的资料全过来了,哪里有项目,哪里缺资金,哪里需要什么样的企业,有些什么优惠政策,全都一目了然。温州市政府与各地温州商会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商会将这些信息传递后,对于二次创业的温州企业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信息。长期积累下,各地商会也就形成了一个资料库,商会与温州市之间,商会与商会之间,可以交流共享信息,促进资本往来。”陈成俊如是说。
   “温州人根本不缺钱,就缺值得花钱的项目,只要是好项目,就不愁找不到钱。”让陈成俊感到自豪的是,青岛温州商会成立仅两年多,就成功引进了包括城阳四星级大酒店在内等10多个项目,总投资额超过50亿元,建成了莱西市温州商贸城市场、青岛温州创业园等一批园区和企业。下一步,他们正在规划新的蓝图———在青岛建设温州商业街、温州会所等,这些大举措将成为青岛新的景观。
   现在青岛温州商会不仅成了5万多温州人的“家”,也成了温州资本入青的通道。通过资本与资源的融合,当地政府得到了GDP、税收、就业,而企业家们得到了利润,从而实现了最终双赢的理想。
   
“温州经济”现实启迪
   州经济能如鱼儿撒籽般进退自如,能像蒲公英绽放般生根发芽,有它本身的特性在其中。陈成俊说,在温州,政府对经济总的是管规划、引导,其他的事一般很难插上手,这一点在别的地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也是“温州经济”有现实启迪意义的地方。
   陈成俊认为,这几年,青岛的情况有了明显改观,领导者的观念变了,干部们的精神也更振奋了,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经济总量不断提升,企业自主权不断延伸,外地客商越来越受欢迎,这说明青岛有了很大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然而,在招商引资的同时,还应该大力扶持本地私有化股份制的进程,不然打工的多,做老板的少,钱还是让别人赚去了。政府应时刻谋划如何加快发展自己的民营企业,拉动内生型经济。
   
青岛与温州民营企业比较
   民营品牌多少。青岛拥有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等闻名全国的大型企业驰名品牌,但青岛民营经济与先进城市特别是与温州还差距很大,在数量上,青岛民营企业占全市GDP比例比较少,但温州民营企业占全市GDP97%以上。在知名品牌效益上,青岛民营企业已有一些品牌,如红领集团、金王集团等,但总体上在全国打响的民营品牌较少;而温州,至2002年,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制锁之都”、“中国塑料薄膜生产基地”、“中国合成革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等一批国字号的生产基地,并拥有如正泰、德力西、神力、康奈、红蜻蜓、奥康、报喜鸟、庄吉、天正、大虎、巨一等一大批中国驰名商标和知名企业与品牌。陈成俊说,现在青岛的很多开发区,都希望大企业大集团落户,如此一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就遭遇了瓶颈。青岛的基础设施建设,本地私营企业参与的也不多,应该多给中小型私营企业提供一个创业的平台和窗口,才能逐步形成规模,呈滚动式发展。
   创新能力的强弱。温州人作为中国的“犹太人”,不仅具有商人的精明,更具有勇敢创新的开拓精神。温州民营企业一开始就按市场导向创立,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能根据不同要求、不同发展阶段,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规模、技术、品牌等不断进行创新、调整,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家庭工厂到90年代中期的股份合作制,再到现在规范的股份制、“战略企业家+职业经理人”的发展战略,创新精神始终跳动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脉搏里。青岛的许多民营企业,比较之下恰恰缺少创新精神,小富即安的思想占据着支配地位。
   行业协会、商会作用发挥程度。商会的本质是“行业代言人”,代表行业的整体利益,协调行业内外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而民营经济对商会的需求是内在的、自发的、本能的。温州民间商会目前已有服装商会、皮革商会、打火机商会等几十家,发挥着组织和服务功能,办成了许多单个企业想办而又难以办成的事,承接了许多政府做不到、做不好或不便去做的事。入世后,各种反倾销、反技术壁垒、反补贴的贸易战已经打响,特别需要民间经济组织率先走上前台应对,温州烟具协会在抵制欧盟通过关于进口打火机的所谓CS法规、保护温州打火机行业便是例证。反观青岛,民间商会、协会,目前很多处于分散、孤立状态,成员少、规模小,规模较大的几家协会,一些带有半官方性质,要真正得到民营企业的认可,成为民营企业的代言人,要走的路还较长。记者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