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观察 |
|
青岛晚报 |
   “工作了,有点钱了,想自己住了。”这是现在不少家
在青岛的年轻人的想法。可爸妈们却不同意,“咋得了?翅膀硬了?不要爹娘了?”    年轻人自己住到底好不好?出去住就会和家人疏远吗?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为自由搬出去
   在与已经“自立门户”的十几位年轻人的对话中,“自由”二字是频繁出现的字眼。对独处空间的渴望,对长大成人的憧憬,让他们勇敢地迈出了家门。
   公司职员小张
   小张的家面积不大,和爸妈住在一起带朋友回家玩总觉得不方便,不但空间局促,每次爸妈问东问西的就让他有点烦。工作一年之后,月收入稳定在一千元以上了,小张就和几个朋友合租了个套三房,虽说每月四百元的房租也不是很轻松,但晚上可以自由看球、上网不用怕爸妈叨叨,周末还能经常和朋友“饭醉”、由着性子吃东西,这些足以让小张乐不思蜀了。
   自由职业者王小姐
   王小姐两年前大学毕业时就借着独立创业的机会“坚决”搬了出去,原因嘛,主要就是她和妈妈的个性很像,都很要强,整天在一起经常会吵架,她觉得还是早点搬出来比较好。不过,她租房的位置离家并不远,也就一站地,这样回家很方便,蹭饭也好,照顾爸妈也好,都不耽误。王小姐说,出来住一切都要自己打理,慢慢也体会到了妈妈照顾家的不容易,母女关系反而改善了不少。
   搬出去也有苦衷
   虽然一个人住的精彩很吸引,但年轻人毕竟生活经验有限,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阻挡了他们迈出门槛。在采访中,有40%的年轻人承认,不出去住主要是怕麻烦。
   广告公司职员刘先生
   正在忙着装修新房准备结婚的刘先生说,前几年自己也在外面住,开始也很享受独处空间,但整天要自己做饭实在令人头疼,工作忙起来房间里更是乱得不可开交,这时候就想起在家的种种好处来,坚持了没多久,就又搬回去了。回家一住就是三年,如果不是要结婚了,才不会离开家呢。
   媒体工作者小李
   去年大学刚毕业的小李平时也觉得父母管得太严,晚上回家只要超过十点妈妈就会不高兴,自己每次都得像个“乖宝宝”一样早回家,实在有点不“现代”。但除此之外,小李倒觉得在家住挺好的,有吃有喝,还有妈妈照顾,比起自己事事操心强多了嘛。
   家庭是什么
   眼看着孩子们一个个像想要出笼的小鸟一样,爸爸妈妈们心里着实不是滋味。什么时候温馨的家就成了“牢笼”了呢?
   小李的妈妈宋女士
   “我还不是担心孩子的安全?每天他不回来我就睡不踏实,开始胡思乱想,就怕他出什么意外。”对儿子的抱怨,做妈妈的也挺委屈。
   王小姐的妈妈姜女士
   “自从女儿搬出去之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别看经常吵吵,但开始心里也挺失落。不过,我想起自己当年也是像女儿现在一样,也就慢慢理解她了。毕竟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出去锻炼锻炼也好。”姜女士说,女儿后来经常回家帮忙做饭、做家务,陪着聊天,现在的家才是最温馨的。
   记者观点
   今天是“国际家庭日”。有报道说,整个中国正处于从“金字塔”到“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传统架构迅速断裂的时代。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已陆续进入婚育年龄,开始与双亲演绎“421”家庭模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正在长大,他们的独立意识异常强烈,对空间感有很多要求。
   采访中,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年轻人因为渴望自由想搬走,但也害怕爸妈因此而伤心。经过独居的一番折腾后,才会对爸妈多了份理解,也会想尽可能多地照顾一下家人。而相比之下,爸妈们则保守多了,几乎一开始就反对,勉强同意了也会担心很多,把年龄上已经成人的孩子不当大人看待。记者张迎新